在文章的开篇余先生说“我们这些人,对清代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阻隔……从小种下的怨恨,很难化解得开……老人的眼泪和孩子们的眼泪拌和在一起,使这种历史情绪有了一种最世俗的力量……年长以后,我开始对这种情绪产生警惕。因为无数事实证明,在我
文字们中国,许多情绪化的社会评判规范,虽然堂而皇之地传之久远,却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我们缺少人类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启蒙,因此这些情绪化的社会评判规范大多是从封建正统观念逐渐引伸出来的,带有很多盲目性…… ” 他在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对待文化对待事物是不是经常一厢情愿经常有失偏颇,认同两个字在文化上做起来是不是真的很难!我不是历史大家,不敢妄评历史,那我们就看现实中我们是怎么做的,在看这段的时候我脑海里突然冒出三个字:河南人!对,就是这三个字带给我们的感受。我们对河南人是不是也存在着类似的看法,众口铄金的力量总是让人恐惧,一个人对河南人有看法,一传十再传百,河南人在很多地方都受到了歧视:“防火防盗防河南人”“录取条件……河南人不考虑”……逐渐的也出现了很多以歧视河南人为乐的短信息,小段子,不少人在经意不经意间就这样取笑着承载黄河文明的土地上的人民,偶尔我河南的朋友也发来类似的信息,在信息的最后、甚至会打上哈哈两个字,每次看完我都感到深深的悲凉。在他们自嘲的信息中我感觉到了无奈。而余先生也在寻求着给清朝一个正名:清朝并不只是屈辱的代名词,它也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历史的车轮滚到清朝的时候坑多了点,颠簸的多了点,文人的抵触多了点,因为历史造就的“大汉族”的思想在遇到挑战和威胁时,我们的文人是感觉最触及痛处的,所以说“……甚至在纠纠武夫们纷纷掉头转向之后,一群柔弱的文人还宁死不折……”所以文人在历史的变革中总是遭受着精神和身体的痛苦
[ 此贴被大梦高高在2006-02-06 14:4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