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图所示,本书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 准备阶段
这一部分主要是讲在求职前如何进行长线的准备,包括制定求职计划和进行长线准备两个部分。科学合理的规划使你能够安排时间和精力,并始终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长线准备可以使你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和途径。如图中深色框所示。
第二部分,成功找到工作的七个步骤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核心,见图中的浅色框所示。下面我们对这七个步骤进行简单的解释:
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不仅是要了解当年的就业形势,而且也是为了在市场上众多的公司中找出自己最心仪的公司和职位。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最关注的因素恐怕就是公司和职位的情况了。但是市场调查的意义不仅在此。必须充分调查竞争对手的情况和招聘的常规做法,特别是那些正式流程下面隐藏的潜规则,这才是真正完整意义上的市场调查。
渠道分析
渠道指的是搜集工作信息以及求职的途径。对渠道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抓住一切工作机会并充分地把自己的资源利用起来。一些常规的渠道大多数人都会用到,像网络求职、招聘会等等,而另外一些非常规的渠道则很少有人想到去加以利用,像依靠关系网实习等。而正确的做法是把所有自己能够用到的渠道都充分地利用起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求职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
定位
定位使你能够专注于自己最有把握,最有优势的目标,使你的求职更有针对性。定位需要紧紧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进行,并且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等因素。准确地自我定位可以使你走上正确地职业方向。在求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求职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演变为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挖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
竞争策略
竞争策略的制定是一个武装自己,使自己的优势得以放大,劣势得以规避的过程。竞争策略的制定要紧紧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且找到有效放大自己的竞争优势的途径。
文书准备
这一步骤主要是编写和修改自己简历和求职信的过程。简历和求职信是你叩开公司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对于你能否得到进一步和公司接触的机会至关重要。简历和求职信的写作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反复地进行修改。
笔试面试
笔试和面试是最后的冲刺。前面的长时间的准备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就看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要做到最好的发挥,一是要进行充分地准备和反复的练习,二是要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主动进取的精神,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实力和特点。
细节管理
很多时候,决定求职成败的不是那些大的方向性错误,而是一些被你忽略了的细节方面。因此,有人感叹说:“细节是魔鬼。”在求职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对于一些可能影响招聘人员对你的印象的细节多加注意。
第三部分 案例分析
这一部分既是本书理念和方法的更生动更直观的阐述,也是本书整个方法体系的基础。在这一部分,我们精选了28个不同背景,不同求职经历的典型案例,并对它们都加以了详尽的分析,总结出了能为我们所用的经验和原则。
找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我们一直认为,找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进行科学地统筹和管理。从准备的时间来划分,我们认为长线准备更侧重于从长远上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资源积累;短线准备则是求职流程各个环节中的技巧。
从长期来看,求职准备需要:
有意识地关注和学习相关行业和专业的知识来建立知识、能力和技能储备
丰富的实习经历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广泛地拓展和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渠道
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长期的准备,意味着求职工程完成了搭建地基、树立方向的基础性一步,这一步至关重要。我们在案例中发现,绝大部分同学最后取得成功,都是长线准备中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想其他人所未想,领先一步地完成了自己的前期积累。
例如我们的团队成员林青泽同学,毕业于南京大学英语系后成功进入宝洁公司 工作。一般来讲,没有相关专业背景而只有语言方面的优势在应聘外企的时候其实并不具备太多优势。但是,林青泽同学在大学四年中丰富的实践经历弥补了这些不足。在四年中他从事过许多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曾经赴北京在《中国日报》实习了一个月。他的实践活动既为他的简历增添了光彩,又锻炼了他的能力,为他成功进入宝洁铺平了道路。
林青泽的例子是长线准备的典范。到了开始正式求职之后,求职准备便进入了短线阶段。其中包括:
职场调研
渠道分析
自身定位
竞争策略
文书准备
笔试面试
细节管理
这些也正是本书第二部分重点讨论的七个步骤。短线准备是厚积薄发的关键一步,正如长跑比赛最后几圈的加速和冲刺。在校园招聘中,每年各类公司的招聘时间、形式和顺序都相对固定,更使我们的短线准备具备了实际意义的操作性和重要性。在这几个月的短线准备中出色发挥,是诸多案例作者们取得成功的关键,短线准备和长期积累同样重要。
如前面我们提到过的骆楠同学,她在短线准备方面也做得极为出色。她一直到大四上学期才决定找工作,而且整个求职高峰期她一直在美国,错过了很多面试机会。这对于她找工作是很不利的。但是她在短线准备方面的出色发挥弥补了这些不利因素。她在文书准备,面试准备等方面都非常充分,甚至在飞机上都在修改自己的简历。在精心地分析和准备之后,她完全明白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之所在,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求职策略。最后,当她回国之后,所参加的应聘基本上是一路绿灯,最后选择了去顶级投资银行——瑞银华宝工作。
一般来讲,每个人都不可能只找一份工作,一次求职的结束(短线完成),常常也意味着下次长跑的起点(新的长线准备开始)。我们认为,长线和短线的交替结合,体现了一个人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不断追求。校园求职只是同学们漫漫职业道路上的第一步,而有效地运用长线和短线的理论和方法,则将受益于终身。
下载地址:
http://www.hiall.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17614&extra=page%3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