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被 石经院旗杆 从 口- 格 子 楼 移动到本区(2007-09-05)
—
:EHJ\+kejX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有许多诗都有很大的影响,这里要评的是影响“最大”的十首诗,而并不是最好的十首诗。因为要影响大,除了要写得好之外,还必须通俗易懂、易记。
b2@VxdFN 4Yl; 第一首,李白的《静夜思》。
lHV[Ln`\x
{$ep7;'d # M!!CX*k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Iz[@^IUx= jM:Y'l]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mYU9
trHV 0
&GRPu27 提到思乡,诗仙的这首诗是所有只要是稍识文墨的中国人第一时间想起的。这首诗明白如话,读起来琅琅上口,表达的是人们普遍共鸣的思乡之情,所以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炎黄子孙最熟悉的古典诗歌。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6oE0;2o' FaBqj1O1 第二首,孟郊的《游子吟》
X<R?uI?L
4R5D88=C >s` J5I! eX_D/25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jV8q)=}*) s#uJ
;G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l >Igm 4Bl{WyMJ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bw{q.cmD ;@
[
0x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母爱。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被广为传颂.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7$rjlVe 0 P[RyQI 第三首,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2Kt'1s#
=tU{7i*+ 9h0X &1u wKH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M3~K,$@ XO <y+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rKO
)} ^V|Oxp'7_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
-_ oBUxKisW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a3IQrf= IL_d:HF|1 白居易的这首诗尤以第二句最为有名,影响最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激励了多少辈中国人奋发向前,人不死,奋斗不止。其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堪称绝唱。
;sch>2&ZWU ejA%%5q 第四首,曹植的《七步诗》。
Erk?}E
0<TD/1wN GHQ;hN: kPjd_8z2n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A 0WN zX#%{#9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HuCT6O eyp,y2Tz 这首诗连同这个典故,都广为中国人熟知。曹植运用了十分贴切、浅显生动的比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因此逃过一劫。每当再出现兄弟相争时,中国人都会想起这首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