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试题所考知识点重复出现率比较高,但是近三年内的主观性大题所考知识点重复考的可能性很小。 pbB2wt
例如:2004年第22题与1998年理科第28题所考知识点相同,均是考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和理论”。 )&Z>@S^
K&pM o.
2003年第5题与1993年文科第4题、理科第5题几乎完全相同,均是考查“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dc^Vc{26Z
RR>G]#k
2. 社会热点问题十分重要,并与所学内容紧密相结合。 +cfziQ$'
++92:decM
时下考研政治教学辅导中有这样一种倾向,即过分渲染时事政治的重要性。他们误认为,政治理论课考试主要是时事政治的考查,应多考些时事,少考些理论。政治理论课考试大纲中评价目标的有关规定表明,该考试虽然有其时政性,但考查的重点是各学科体系内科学的或经过实践检验的相对成熟的内容。还有些人认为,政治理论课考试所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也仅仅是时政方面的。从评价目标中不难发现,要求考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观察和分析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当今国内社会生活的、也有历史的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方面的。 Uh6mGLz*&
{y );vHf$
例题:1999年5月13日,***同志在欢迎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工作人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号召中国人民要(2000年文、理科第27题) w@N{@tG
fwmLJ5o
N
A.始终不渝地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9[>Lp9l'
kl{6]39
B.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zW'/2W.
LZ&uj{ <
C.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b!~TAT&8
*q"G }
D.坚定不移地保持社会稳定 -qn[HXq
5~\Kj#PBx
E.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N+>'J23d!
O@`J_9
[解析]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飞机袭击了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了中方人员重大伤亡和馆舍严重破坏。美方的这一行径及其严重后果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中国人民以各种方式表示对美国霸权主义野蛮行径的谴责。反对霸权主义是1999年我国进行的三场重大政治斗争之一,是当时宣传的重点。但考题并没有对这一重大时事直接命题,而是通过***在热烈欢迎我驻南斯拉夫使馆工作人员大会上的讲话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原理来进行命题。 c2b6B.4
_:,.yRez
2001年文理科都以论述题(分析题)的形式考查了“西部大开发”这一当时的热点问题,要求考生用邓论的相关知识来回答问题;2001年文科还以2000年各大国的国防开支情况作为材料分析题的材料,要求考生把材料和所学当代知识相结合来回答问题。 w yD%x(
+Hy4s[_|
2001年中俄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是中俄关系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2002年文科第37题分析题就考了中俄关系,实际上是考查的大国关系和中国的外交政策。 xw%)rm<t
GAJ~$AiwHH
所以,考研政治理论课考试时政化倾向并不太突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除了在10分时事政治试题中肯定会考查外,最主要`的还是要看这些热点问题能否与新颁布的考试大纲所要求的考查要点对应衔接,否则就只能单纯以时政题来考查。也就是说,考试是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并不是仅根据社会热点来命题。同时,我们所说的热点也不是面面俱到的,它主要指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热点问题,文化、体育、卫生等方面的内容一般不会命制试题。因此,考生复习时事政治时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更不必去翻阅当年的“事件日历”,只用三至五天时间掌握本书时事政治部分的内容也足以应付考试了。 P06.1
(Nt[v;BnO
3. 考研政治着重考查政治理论新突破点、新观点。 mq`5w)S)\o
T0L+z/N_m.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大以后,政治理论的研究有许多突破,政治考试特别注意考查理论上的进展。如:关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2000年政治试题),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2000年政治试题),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001年政治试题),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2001年政治试题),关于分配理论(2002年政治试题),关于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关系(2003年政治试题),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2004年政治试题)等。值得提醒考生的一点,就是上述新观点、新突破必须是社会上公认的或者经过一段时间检验的、相对成熟的内容,一些当前尚未成熟的问题,不会成为考试的内容。 A#:8X1w
5fq.*1f
4. 有纪念意义并且与大纲考点相衔接的知识点是考查的重点。 my[,w$YM
8*k oxS
《考试大纲》中的第五个评价目标要求考生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分析所提供的具体材料,引证有关事实,对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给予科学的评价。这里,“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如果对当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就往往成为命题的首选。这种情况通常会出现在毛泽东思想概论部分,由于可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对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所以这类题目的考点根据年度的变化而定,在以后的年度里还会成为命题的重点。 cHn;}l!I
T{ nQjYb?
例如1999年理科卷第33题:“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我国深化改革有何现实意义?”这恰恰是对20多年前发生的那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的重大意义的纪念。因为在这场讨论中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工作实现历史性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而1998年正是“真理标准大讨论”20周年纪念,社会各界都对这一史实做了认真、充分的讨论,可以说,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事件是命题者命制试题的原因之一。 U2&HSE|2J
UT-ewXh
再比如1998年理科卷论述题:“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著作中提出的新理论及其意义”。其实如果考生能及时发现考前头一年即1997年正是毛泽东这一著作提出40周年,就不难理解为何单独考查一篇经典著作的内容。实际上,1997年围绕这一著作,历史界进行了多次讨论和纪念活动。但是,当年这样一道记忆性较强的题目,考生的成绩并不理想。 pYGYy'%A'
FH
-p!4+]
2002年文理科的论述题:“邓小平在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中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一正确评价有何重大意义?”如果考生能够联想到2002年恰恰是邓小平同志逝世5周年的纪念年,对这一知识点的命题意图就很容易理解了。 ~j}J<4&OvC
]S]"`;Wh
因此,有着特定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在命题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考生在复习尤其是复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门课时,切记不要去机械地进行记忆、背理论,一定要注意掌握那些与特定历史事件有着密切联系的知识点。 q6)p*}-
b3^R,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