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源词语十二问与答 l-K9LTd
hD\rtW
-------------------------------------------------------------------------------- ;E@G`=0St
pR
`>b 3
|B.0TdF
_= +V/=
一、“刹那”表示极短的时间,你知道大约是多长时间吗? ,pqGX3
答:“刹那”在古印度用作最短的时间单位。有人根据《大唐西域记》一书的记载来推算,“刹那”的时间量值大约是1秒的1/75。 Ae
mDJ8Y
J+[_Wd
二、比喻没事不上门,我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请问“三宝殿”是什么意思? "nZ*{uv
答:佛教有三宝,即教主释迦牟尼为“佛宝”,经籍教义为“法宝”,弘扬佛法的僧团为“僧宝”。“三宝殿”即佛殿。佛教规定,上佛殿礼拜、诵经、供养时,必须恭敬肃穆,不得随意在佛殿闲逛、闲聊。 #@^t;)|
Q&MZN);.
三、“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请说出“大千世界”这一词语是怎么来的。 0*%Z's\M"
答:《长阿含经》《智度论》等佛教经籍称,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郭,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后用“大千世界”来指广大无边的生存空间。 qi;f^9M%
OH;b"]
四、“六根清净”表示内心清净,不受外界干扰。请问“六根”具体指什么?
D0g ZC
答:“六根清净”的“六根”,亦名“六情”,佛教认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者,具有摄取相应之六境(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法境)产生相应之六识的功能,是罪孽的根源,故名。这里的“根”有根源、源头的意思。 k:*S&$S!E
dArDP[w
五、首创某一学术技艺的派别或首创某一事业的人,叫做“开山祖”或“开山祖师”。请问“开山”二字和佛教有什么联系? RD\
答:佛家多选择名山创建寺院,因谓最初在某个名山建立寺院为“开山”,引申指寺院的第一代住持,即开山祖师。 km)zMoE{c{
9dFy"yxYa
六、形容一个人有本事,常见的说法是“神通广大”。“神通”一词也是从佛教来的。你知道在佛教中“神通”指什么吗? +cIUGFp}
答:“神通”本指通过修炼获得的神秘力量。佛教认为,佛、菩萨有“五神通”:“神足通”,能飞天入地,出入三界;“天眼通”,能见世间种种形色;“天耳通”,能闻世间种种声音……“神通”现泛指特别高强的能力。 k9)jjR*XxG
PH `9MXh
七、“五体投地”是佛教中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你知道“五体”的具体所指吗? ="x\`+U
答:“五体投地”的“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 ^m?KRm2
A~Y^VEn
八、张恨水的《啼笑因缘》是不能写成“《啼笑因缘》”的。这里的“因缘”本是佛教词语,其含义是什么? b}0,\B%
答: “因缘”是梵文Hetupratyaya的意译。佛教教义认为,在产生“果”的过程中,起主要直接作用的条件是“因”,起间接辅助作用的条件是“缘”。“因缘”的本义就是造成结果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OTMJ6)n7
:q=%1~Idla
九、评价一个人为人处世灵活通达、不固执己见,叫“圆通”。佛教中的“圆通”一词是什么意思? 1v,Us5s<"6
答:佛教中的“圆通”,指修行达到的一种境界,意思是圆融无碍,智慧神通。《三藏法数》解释说:“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 aD=a ,
S M!Txe#
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日常生活里是对一个人的贬义评价,是批评他消极应付工作,得过且过地混日子。你知道佛教中这个词语说的是什么吗? f-}[_Y%;
答:撞钟在寺院中是很重要的一项活动,意在警觉僧众,消除昏惰,精进修炼。“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说要做好和尚,就要撞好每一日钟,暗含每日精进之意。 *4_jA](
!xP8#|1
十一、表示良好的愿望,有一个词语叫“祝愿”,它原来是指寺庙中日常举行的一种仪式,你知道这种仪式的内容吗? 5Ycco,x
答:佛教中的“祝愿”,又作“咒愿”,是指僧人于受食等活动之际,以唱诵或叙述咒语的方式为众生祈愿。 a-l;vDs
$"0M U
十二、“三昧”经常和“三味”混为一谈,其实“三昧”和数词“三”无关。你能说出“三昧”指什么吗? HOw-]JSP2
答:“三昧”是外来词语,梵文是Sam?觀dhi。《俱舍论》卷四定义为“心一境性”,即“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一种精神状态,所以又可意译为“定”。因为只有“入定”,才可取得正确的认识,作出明确的判断,“三昧”由此可借指事物的精要、真谛。 K/A*<<r
~
8d?g]DEN)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