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城市,发展迅猛 WTvUz.Et
o<`hj&s
石家庄原是一个小村庄,20世纪初,平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和正太铁路(今石太铁路)相继修建,并交汇于此,使石家庄成为交通要地并逐渐向城市转化。1925年6月设“石家市”,同年8月石家庄、休门合并组建“石门市”,1939年10月正式设立石门市,1947年11月解放时,已发展成为当时较大的中等城市,同年12月26日石门市改为石家庄市。当时市区人口仅19万,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左右。1968年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来石家庄,从此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1993年7月石家庄市与石家庄地区合并,石家庄市规模迅速扩大。至2000年,石家庄市已发展成全国较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市区人口200.8万,比解放初增加10倍;国内生产总值上千亿元,比“八五”期间增加近1倍,并已发展成以纺织、医药、电子、机械、化工、建材为主,门类齐全的全省最大的工业基地。 2000年底,全市有工业企业1362个,完成工业总产值781.42亿元。纺织、医药、食品等行业成为全国的重要基地之一。工业产品品牌效益明显,许多品牌如“三鹿”、“珍极”、“双鸽”、“华药”等成为全国驰名品牌。工商业企业已从单一经营向集团化经营转变,已组建15家大型工业企业集团和6家商贸企业集团,华药、石药、三鹿等8家集团综合实力已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农业经济稳步发展,至2000年底,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64.14亿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优质粮食品种和蔬菜、林果、花卉等经济作物增加,畜牧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一定规模,特色农业、精品农业、设施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年均增长14.1%。旅游、信息咨询等新兴行业崛起,1999年石家庄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1995年以来,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3%,达1003亿元,财政收入61.7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县(市)区达18个,“九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89亿元,比“八五”增长1倍多,建成重点项目200多个。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石家庄地处京广、石黄、石太三条铁路干线交汇处,构成石家庄枢纽。铁路由解放初单线扩成复线,干线营业里程达268.75千米;公路交通发达,除已形成四通八达和本地公路网外,高速公路里程和质量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境内有京石、石太、石安、石黄高速公路,里程已达237千米,形成十字交叉和环状相接格局。城区一批重点工程如二环路、民心河、南环大桥、地表水厂、引岗黄供水二期工程、总退水渠改造、电视塔、第二电信枢纽楼等相继建成投用。通讯设施全面改善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至2000年石家庄已与13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九五”期间外贸出口总值达23.6亿美元,比“八五”期间增长2.5倍,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9.2亿美元,比“八五”期间增长2.9倍。科教兴市取得重大进步。1995年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555项,省级以上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由60%提高到7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连续三年荣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称号。全市提前两年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市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58元,有15个县(市)区和87%的乡村实现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