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1655阅读
  • 0回复

[分享]考研政治18金鉴之十五:热点问题的和平努力

级别: 经院硕士
发帖
2069
铜板
5553
人品值
2224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2065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1)朝鲜实行核试验与大国利益

    ① 朝鲜的战略地位。朝鲜在东北亚地缘政治和安全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东北亚大国安全竞争格局中的核心国家。而且,朝鲜也控制着朝鲜海、日本海、中国东海趋向西北大平洋的战略通道。朝鲜的核危机直接影响到东北亚相关各国的切身利益。所以,在中国的主导下,关于朝鲜核问题的会谈已举行了五次。

②朝鲜实行核试验原因

美国对朝鲜敌意不减,不断施加压力,实施金融制裁,逼迫其弃核;美国在核政策问题上实施多重标准,与“非核国家”印度签署民用核能协议,引起朝鲜的强烈不满。 ③朝鲜实行核试验影响

朝鲜核试验恶化了地区局势,不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给中朝关系带来了负面影响;对国际核不扩散体制构成了严重的挑战,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危及了其他地区以及世界的和平和各国的共同利益。

⑤中国对朝鲜核试验的态度

2006年10月9日,中国外交部就朝鲜核试验发表声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实现半岛无核化,反对核扩散,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一贯立场;

中方强烈要求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停止一切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的行动,重新回到六方会谈的轨道上来;

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呼吁有关各方冷静应对,坚持通过协商和对话和平解决问题。中方将为此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⑥核试验对中朝关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发展同朝鲜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在处理同朝鲜的关系的时候,遵循两个原则:第一,符合中朝双方的共同利益;第二,有利于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⑦朝核危机反映了当前世界形势的特点: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伊朗核危机与大国利益冲突

① 伊朗的重要战略地位。伊朗在当今国际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冷战期间,伊朗曾经是美国制止苏联南下的战略屏障。伊朗也是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产油大国,扼守波斯湾石油运输生命线,石油储量约占全球储量的10%。更为重要的是伊朗周边石油储量超过全球的70%。伊朗对世界石油战略格局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② 伊朗核问题上欧盟与美国的异同。出于全球或地缘战略的考虑,欧盟和美国都不愿接受伊朗拥有核技术的现实。但与视伊朗为“邪恶轴心”国并时常以武力相威胁的美国不同,欧盟选择的是“不伤和气”的和平解决之路,试图通过外交和经济等手段换取伊朗放弃核计划。伊朗核问题的背后一直是国家和集团利益之间的较量。

③ 美国对伊朗强硬的原因。伊朗被美国认定是实现其中东战略的最大障碍,是美推行“大中东计划”的绊脚石;美国甚为担心伊朗的经济实力和军力不断增强;美国认为,伊朗发展核武对美国和它正在进行的反恐战争都是一个潜在威胁;美国担心伊朗什叶派势力对伊拉克局势的影响;为了获取伊朗丰富的石油资源。

④ 伊朗新政府采取强硬姿态的原因。首先,伊朗新总统内贾德为实现竞选时提出将在核问题谈判中坚决捍卫国家利益的诺言的需要;其次,伊朗在与欧盟的接触中逐渐意识到,尽管美欧对待伊朗的态度有所不同,但在促使伊朗尽可能弃核这一点上却毫无分歧;最后,尽管伊朗重新启动了铀转化设备,但这仍是不违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举动。

⑤美国与伊朗目前在核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第一,伊朗要求在国内享有民用核能的权利,邀请外国公司参与伊朗的铀浓缩计划,以最大限度确保该计划的透明性。美国以伊朗可能从事研制核武器为借口,限制伊朗在本国使用民用核能的权利,只允许伊朗在本国从事铀转化等极为有限的核活动。

第二,伊朗要求与美国直接谈判,以获得安全保障,即美国不进攻伊朗、不寻求推翻伊朗政权;美国不愿直接谈判,但可以参加俄罗斯、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六国与伊朗代表的谈判。

第三,美国在核问题上执行双重标准,在拒绝伊朗核权利的同时却把核技术滥用于非和平的目的,伊朗对此表示不满。

(3)中东和平问题及大国努力

① 中东和平“路线图”。2003年4月30日,美国公布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决心分三个阶段实现2005年巴勒斯坦建国。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由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有关中东问题四方提出,其核心目标是建立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路线图”计划不仅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也被巴以双方所接受。

②美国中东政策的转变:由“大中东计划”转向“新中东”政策

“大中东计划”意在以色列、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22个阿拉伯国家内实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改革的计划。力图在中地区推行民主化改造。布什政府认为阿拉伯政权的专制与腐败以及人们对美式生活方式的嫉妒和对西方自由价值观的愤恨,是中东地区动荡、反美的主要根源。大中东计划的设想主要是:美国和欧洲将在大中东地区推动和帮助自由选举,扶持新的独立媒体,培养“有文化的一代”,仿照欧洲战后模式建立大中东发展银行,把西方名著译成阿拉伯文,为小企业主尤其是女性提供5亿美元贷款等。由于大中东民主计划暗指阿拉伯国家政治腐败,再加上原计划中只字不提巴以冲突这个中东根本问题,因此遭到阿拉伯国家的普遍抵制。

但是该计划的推行导致巴勒斯坦的哈马斯,黎巴嫩的真主党,伊拉克的什叶派等宗教或激进组织先后上台。于是,由伊朗主导的从波斯湾到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什叶派新月”地带随之悄然形成,这对美国中东的利益形成更大、更严峻的挑战。“大中东民主计划”也因此变得灰头土脸。这也因此成为布什政府第二届任期内的头号难题。

在此背景下,美国提出了“新中东”战略。“新中东”战略认为中东的边界是“武断的”,库尔德人、俾路支人、阿拉伯什叶人是在大中东地区最受“愚弄的”群族。建议重塑从地中海到印度河的大中东版图,新建统一的阿塞拜疆、自由的库尔德斯坦、阿拉伯什叶国和自由的俾路支斯坦,从地理上构建“新中东”。

美国“大中东民主计划”的核心是以武力在中东推行美国的民主,强迫中东国家特别是22个阿拉伯国家按照美国的价值观来重塑其政治体制,借此来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深厚土壤与根源,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及霸权的稳定;而“新中东”则是用武力改变中东的战略形势,试图建立一个服从美国安排、保障美国及其中东“铁杆盟友”以色列的利益并保持分裂、制衡状态的中东。“大中东民主计划”和“新中东”的共同点则都是使用武力改变中东的政治格局,促进美国在中东的利益。这也确实是典型的布什特色。也就是,布什推行以武力为后盾的单边主义外交本质仍然没有改变。

③阿以问题出现新变化

哈马斯单独组阁,巴勒斯坦出现乱局。哈马斯与法塔赫之间的分歧。在执政理念上:阿巴斯倡导放弃暴力,通过谈判等和平方式与以色列进行斗争,哈马斯则完全相反,反对在以占领巴领土的情况下同敌人举行和谈,并拒绝放下武装和承认以色列的存在。在权力分配上:哈马斯内阁组成后,要求得到安全部队的指挥权。法塔赫中坚力量不承认哈马斯政府的合法性,身兼法塔赫领袖的阿巴斯把安全部队的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由于上述分歧,巴内部派别之间的冲突也不断发生。

美国对哈马斯政府的态度。美国重申,哈马斯仍是“恐怖组织”,美国不会与它打交道,也不会向哈马斯领导的巴勒斯坦政府提供任何援助;哈马斯政府必须承诺放弃武力、承认以色列并接受有关各方以前所达成的各项协议,包括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④以色列新政府发动夏雨军事行动

2006年5月4日,由前进党主席奥尔默特为总理联合工党、沙斯党和退休者联盟四个党派组成以色列新政府。奥尔默特政府认为,哈马斯必须满足三项条件才能与其接触:解除武装;废除其旨在摧毁以色列的信条;接受巴勒斯坦方面同以色列已经签订的所有协议。同时,奥尔默特表示,将给巴民族权力机构一个和谈机会,如果没有谈判伙伴,以色列将单独行动,继续实施单边撤离计划。

2006年6月28日凌晨,以军进入加沙地带南部,并出动坦克和装甲车侵入拉法地区,从而拉开了代号为“夏雨”的军事行动序幕。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突然炮击以色列北,黎以爆发军事冲突。8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黎以冲突的第1701号决议。决议呼吁冲突各方“全面停止敌对行动”。

⑤伊拉克局势恶化

2005年12月15日,伊拉克举行战后首次议会选举,什叶派的伊拉克团结联盟成为议会中最大党派。议会造成了伊拉克“三足鼎立”的局面,即库尔德联盟出任总统,逊尼派出任议长,什叶派团结联盟出任总理。

2006年5月20日,伊拉克国民议会正式批准了马利基总理提交的伊新内阁成员名单和政府施政大纲,伊拉克战后首届民选的民族团结政府正式宣誓就职,标志着自去年12月15日伊拉克议会选举以来长达5个多月的组阁危机基本结束,伊战后政治重建进程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但自去年以来,伊拉克宗派冲突造成的平民伤亡大幅攀升。伊拉克内部教派冲突加剧。原因:

第一,教派冲突的公开化也凸显了伊拉克社会的分裂苗头。萨达姆时期,高压政策掩盖了教派矛盾。伊战之后,各派分离意识增强,教派冲突频发。

第二,伊拉克局势混乱的实际原因,在于美英发动对伊拉克的入侵,及其带来的伊内部种族与宗教敌对的加剧,以及亲美与反美力量之间的较量。

第三,伊拉克正式政府三派分权,但是三派以及在三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党派,各自争权夺利,使政府内部充满了派系之争,影响了政府权威和工作效率。

⑥中国对中东问题以及巴以问题的政策主张

建立互信,恢复和谈;重启“路线图”计划,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积极谋求实现中东全面持久的和平;国际社会应加大促进力度;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促进和努力,发挥建设性作用。

2006年4月2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协商会议发表了题为《促进中东和平 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演讲。胡锦涛强调要实现建设一个和谐的中东的目标,需要继续进行长期艰辛的努力:努力实现地区和平稳定;大力倡导相互尊重;积极鼓励发展合作。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认证码:
验证问题:
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