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1685阅读
  • 0回复

[分享]领航学校2006年考研政治理论预测试题及答案

级别: 经院本科
发帖
1709
铜板
4177
人品值
2034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703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

A. 先验论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说明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 经验论的观点

2. 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

A. 地理条件 B. 人口条件

C. 资源条件 D.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3. 辩证否定体现了事物发展的


A. 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B.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 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D.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4. “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C. 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D.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5. 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 超额剩余价值 B. 绝对剩余价值

C. 相对剩余价值 D. 剩余价值

6. 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7. 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动因是

A. 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 B. 推动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C. 争夺国外市场 D. 生产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8. 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是

A. 公有制 B. 私有制 C. 产权 D. 使用权

9. 中国新、旧民主主义文化区别的标志是

A. 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B. 是否为人民大众服务

C. 是否科学

D. 是否具有民族形式

10. 毛泽东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是

A.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B.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D. 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1.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突出的是

A. 发展速度与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

B. 依法治国与加强党的领导的问题

C. 发展经济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问题

D. 姓“资”姓“社”问题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A.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C.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D.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A. 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B. 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C. 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属性 D. 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范畴

1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是

A.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C.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D.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15. 2005年1月30日,作为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的是

A.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B.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若干政策的意见》

C.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D.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加农民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16.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的方针是

A.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B. 实行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的方针

C. 实行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针

D. 实行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方针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 思维方法作为理论思维方法在认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表现在思维方法

A. 使杂乱的感性材料有序化

B. 规定着认识的发展、运行和转换的方向

C. 对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

D. 行使着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18. 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A. 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B. 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D. 理论可以决定一切

19. 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条件的理解上,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A. 人的自觉活动是一切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条件

B. 人的自觉活动是自然界中一切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条件

C. 人的自觉活动是社会领域中一切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条件

D. 人的自觉活动是在人干预的自然过程中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条件

20. 社会形态是

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B. 社会物质关系和社会思想关系的统一

C. 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结构的统一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21. 决定和影响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主要有

A. 进入流通的商欠数量 B. 商品的价格水平

C. 商品价格总额 D. 货币流通速度

2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我们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

A. 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

B. 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C. 第三产业中为生产服务部门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D. 在总的劳动消耗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比重相对减少了

23.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

A. 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 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C. 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D. 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24.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指

A. 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 B.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

C. 以农村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D. 以统一战线为策略原则

25.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其主要内容有

A. 公私兼顾 B. 劳资两利

C. 城乡互助 D. 内外交流

26.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

A.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B. 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C. 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

D. 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

2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它

A. 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B. 保证人民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

C. 在制定国家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 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2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 不发达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B. 非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与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并存的社会主义

C. 经济、政治制度尚不够完善的社会主义

D. 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

29.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因为

A. 它关系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 它关系到怎样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C. 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D. 它关系到如何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30. 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要做到

A.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C. 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D. 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31. 温家宝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指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A. 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B. 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C.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D. 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32. 中国多方斡旋,促成第四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重大意义在于

A. 有利于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

B. 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

C. 能够为中国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国际形象

D. 为在亚洲地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33. 7月5日,上海合作组织第五次元首会晤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六个成员国元首就深化地区安全合作、经济合作等协调立场,作出具体部署,并就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议的成果主要有

A. 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

B. 六国元首签署了《关于批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构想〉的决议》

C. 决定给予巴基斯坦、伊朗、印度观察员地位

D. 决定继续采取一系列加强团结、合作反恐、发展经济的具体步骤

 

 三、分析题:34~37小题,每小题10分,38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 以下是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一组材料:

材料1

马克思指出“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材料2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3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中的唯一决定因素,是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甚至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材料4


科学悲观主义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精神堕落、贪图享受等,都是科学的罪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不要科学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状态去。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的共同点。


(2)材料3和材料4在本质上是否相同?指出二者的错误实质。


(3)依据材料1说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35. 下面是有关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材料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通过劳动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经历了剧烈膨胀后,比重逐渐减少;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总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导致劳动向其他领域转移和延伸。商品生产劳动的领域,已不仅仅局限在物质生产领域,而且延伸到了社会服务领域和精神文化领域。……劳动正由以体力劳动为主向以脑力劳动为主转变。


——摘自《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结合材料,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论述如何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36.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充当领导者。”


请根据这一科学论述来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37.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这是“十一五”时期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必然要求。


材料2


尽管我国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要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看,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表现出比较粗放的特征。我国重要资源的产出效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但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石油为7. 4%、原煤为31%、钢铁为27%、氧化铝为25%、水泥为40%。我国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从近年来部分地区频繁发生的“电荒”、“油荒”中,人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含义是什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当前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3)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和转变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4)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

  38.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下面是有关反恐斗争的若干材料


材料1


“9·11”恐怖袭击事件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共同谴责。这一事件的发生再次表明,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不移地谴责和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与磋商,开展合作,共同打击国际恐怖活动。


摘自江泽民在德国外交政策协会的演讲:《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


材料2


“9·11”事件以后,美国布什总统公开向全世界宣称,在这场反恐战争中,世界各国要么站在美国一边,成为国际反恐联盟的一员;要么站在恐怖分子一边,成为国际恐怖主义一分子,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在反恐高压下,美国取得了反恐斗争的主导权,它不仅得以放手在阿富汗大打出手,而且还使得世界第一次在‘美国拍了桌子之后,全都鸦雀无声’;第一次出现了无分敌国友国,也无分东西南北,不是帮美国打恐就是静如寒蝉不吭声,一切都是美国说了算,它说谁是恐怖主义,谁就是恐怖主义;它说谁不是恐怖主义,谁就不是。在基本收拾了阿富汗塔利班和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后,美国又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圈进


‘邪恶轴心’,并威胁要对这三国动手。但美国至今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这三国与恐怖主义有瓜葛。


摘自《世界知识》2002年第9期文章


材料3


美国的反恐斗争,包括在格鲁吉亚境内的反恐斗争,只是一种投机手段。反恐斗争仅是让美国人进入欧亚大陆种种借口。这也正是美国地缘政治理论的实质。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少将马汉就提出了所谓“蟒蛇套”理论。在阿富汗以“蟒蛇行动”作代号不是偶然的。西方地缘政治家提出的世界霸权的公式是:谁拥有核心地带(意指原苏联地区),谁就拥有欧亚大陆;而拥有欧亚太陆,就掌握了世界命运。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都推崇过这一公式,美国现政府在自己的对外政策中实施的也正是这一公式。至于今天在俄罗斯周围部署美国军事基地,换言之“蟒蛇套”,恰恰是美国地缘政治理论的体现。美国在阿富汗、高加索和中亚的军事存在不仅对俄罗斯,而且对中国、伊朗和印度都是危险的。只要仔细读一下美国当局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国家安全战略,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21世纪的行为准则。这就是控制关键的资源丰富地区、压制不同意见和操纵世界的全球变化。换言之,就是企图使世界按美国——北约的标准发展,形成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秩序。

摘自俄罗斯《议会报》2002年4月5日文章“在俄罗斯周围下‘蟒蛇套’”

材料4

自从“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布什的白宫通过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和范围更广的反恐怖运动展示它组建国际联盟以达到其全球目标的决心。几位专家指出,令欧洲国家感到不安的是:上述联盟没有自动将欧洲国家包括在内。欧美关系紧张的原因在于美国拒绝考虑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重视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和生物化学武器条约等问题。此外,欧美还在应该援助哪些发展中国家、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以及华盛顿对巴以冲突立场等问题上分歧重大。在如何鉴别恐怖主义及其资助者问题上,美国与欧洲盟国的分歧也越来越大。


摘自美国《华尔街日报》2002年5月21日文章:“布什与欧洲的分歧日渐扩大”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为什么恐怖主义成为国际一大公害,它产生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2)美国反对恐怖主义行动的真实战略目的是什么?


(3)中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与政策是什么?


选做题Ⅱ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迭宕起伏复杂多变。军事冲突、选举风波、恐怖事件、政局剧变……一连串似乎出人意料的事件将世界搅得无法安宁。


结合所学的知识,联系当前国际形势说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D 3. B 4. B 5. A 6. B 7. A 8. C 9. A 10. C 11. D 12. D 13. D 14. C 15. A 16. A


二、多项选择题


17. ABC 18. BC 19. CD 20. ABC 21. ABCD 22. ABCD 23. ABCD


24. ABC 25. ABCD 26. ABCD 27. ABC 28. ABC 29. ABCD 30. ABCD


31. ABCD 32. ABCD 33. ABCD


三、分析题


34. 【答案要点】(1)材料1和材料2都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爱因斯坦将科学技术当成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2)材料3是科学乐观主义的观点,材料4是科学悲观主义的观点。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二者都只是从科学出发,只不过科学悲观主义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而科学乐观主义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二者的错误实质是:他们都是只见物不见人,是科学单线论,或者说科学至上论。


(3)马克思主义认为:①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发挥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否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②社会是一有机系统。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发展先进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正确处理科技与价值的矛盾,把科学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③科学技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因此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都是错误的。


35. 【答案要点】(1)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严谨而科学的体系。但是应该看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创立于工业化初期,当时创造价值的劳动,主要是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伴随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出表现为:劳动的领域得到扩展,劳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劳动过程的整体性得到增强。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 (2)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包括:一是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不能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局限于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同样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二是拓展对创造价值的领域的认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导致劳动向其他领域转移和延伸。商品生产劳动的领域,已不仅仅局限在物质生产领域,而是延伸到了非物质生产领域,即社会服务领域和精神文化领域。这样,在当今社会,不仅财富的数量迅速增长,而且财富的存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精神财富也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这部分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也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36. 【答案要点】(1)中国无产阶级一般特点和特殊优点使之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1)中国无产阶级资历比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要老一些,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比资产阶级要广大得多。2)中国无产阶级一般特点: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3)中国无产阶级特殊优点:深受三重压迫,具有革命彻底性;分布集中,便于团结斗争形成力量;与农民有天然联系,易于结成工农联盟。4)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特别能战斗、最有觉悟、最革命的阶级,自然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


(2)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核心,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对象和动力是相同的。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最主要区别在于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


(3)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必须通过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来实现,无产阶级领导实质就是共产党的领导。


(4)无产阶级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1)无产阶级必须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来实现自己的领导责任:无产阶级对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可能是“天然的”;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但它又不会自动放弃这种领导权;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贯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历史过程。2)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3)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和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是保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4)建立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5)加强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37. 【答案要点】(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含义。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与集约型两种。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要素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通过扩大生产场地、添加机器设备、增加劳动力等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的实质就是以数量的增长和速度为中心。集约型增长方式则是指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实质就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中心轨道上来。


(2)不转变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我国人口众多而资源短缺,未来,资源供给的制约越来越突出,不允许我们继续走粗放增长的路子,否则,经济运行就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


不转变增长方式,环境将难以承受。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带来自然灾害增多,导致社会财富的减少,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人的全面发展。


不转变增长方式,国际竞争力将难以提升。进入新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不提高产业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我国面临着被发达国家越拉越远的可能。


(3)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和转变困难,有着深刻的体制和政策原因。在现行体制下,各级政府具有很强的投资和发展冲动,不少地方热衷于扩大经济规模,盲目发展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业”项目。另外,投资体制和价格体系不合理,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不健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等,都是导致我国经济粗放增长的重要原因。


(4)“十一五”时期,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关键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有利于经济集约型增长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必须强化危机感紧迫感,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制定“十一五”区域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通过多种形式,引导企业节约使用资源、保护环境。同时,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进行配套改革,增加资源消耗水平、环境质量等考核指标,引导地方政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协调推进投资、财税、金融和企业体制改革,完善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提高各种稀缺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要发展规模经济,推进结构调整。通过完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推动企业改革重组改造,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行业集中,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要在土地、环境、技术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和鼓励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抑制乃至依法关闭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


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绿色工业和绿色消费模式,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自主创新,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38. 选做题


选做题Ⅰ


【答案要点】(1)恐怖活动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滥杀无辜,破坏起码的人类道德界限,而且也损害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9·11”事件后,恐怖主义的国际化、网络化和大型化,使它成为国际公害。但恐怖主义产生是对国际政治中的强势作风和世界经济中贫富差距扩大的反弹。(2)美国反恐斗争的真实战略目的在于对新世纪世界政治重新洗牌,把世界纳入美国主导的政治秩序之中,这才是美国反恐斗争的真实所在。


(3)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但打击恐怖主义要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充分发挥联合国和安理会的作用,应有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长远利益;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和宗教混为一谈,不能打击恐怖主义有双重标准;不能借反恐主义推行影响世界和地区和平发展的别的政治意图。恐怖主义无论在何时、针对何人、以何种方式出现,都应坚决予以谴责和打击。


选做题Ⅱ


【答案要点】从邓小平作出两大主题的判断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形势尽管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9·11”恐怖袭击事件,阿富汗战争的突出,国际安全中的“非对称威胁”显著上升,中东和平进程出现逆转,巴以冲突升级等,这些变化说明,世界局势中出现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值得各国人民关注。但所有这些都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时代的潮流和时代主题,相反却使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更加突出和鲜明。


(1) 从“趋势”来看,当前虽然天下仍不太平,但国际形势仍然继续向缓和的方向发展。各国人民要求平均相等、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时代的主流。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仍在不断增长。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各国政府都仍然把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作为最根本的政策取向。最近,12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聚集南非的约翰内斯堡,成功召开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再次表明了和平与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从各个方面的情况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也是可以实现的。


(2) 从历史上看,全球局势紧张,往往是大国争霸的结果;世界范围的战争,更是大国间对抗演变到不可调和的产物。“9·11”事件表现的不是大国间的对抗;大国关系不但没有因“9·11”事件趋于紧张,反而在反恐斗争中得到了改善和发展。“9·11”事件后,美国与俄罗斯关系显著缓和;北约—俄罗斯理事会以新的20国机制取代了原有的19+1模式,双方扩大了在反恐、核不扩散和地区冲突方面的合作;与此同时,俄罗斯与法国、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的关系也不断升温。“9·11”事件后,中美关系明显改善,中欧关系、中俄关系也得到加强。舆论界普遍认为,反恐合作已成为大国之间新的战略利益交汇点,在如今的大国关系中,对抗的因素相对减少,合作协调的因素有所增加。大国之间建设性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为世界的稳定与和平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3) 所谓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它既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又是有待解决的两大课题。这两者只有结合起来,互相补充,全面理解,才能完整地表达时代主题的含义。进入新世纪后,军事冲突、恐怖事件时有发生,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还有新的发展。这还说明如何争取和平、促进发展,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最大的课题。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认证码:
验证问题:
10+5=?,请输入中文答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