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1465阅读
  • 0回复

[分享]08年考研心理学首轮复习自测模拟试题三及答案

级别: 经院本科
发帖
1519
铜板
4369
人品值
1854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517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08年心理学首轮复习自测模拟试题

  万学·海文

  一、 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

  3.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 下面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 )。

  A.动觉 B.痛觉 C.平衡觉 D.内部感觉

  5.()认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传递信息的

  A 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B 模式理论 C 特异化理论 D 行波理论

  6.下列哪个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

  A 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

  B 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看到树叶的颜色总是绿色的

  C 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

  D 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

  7.()能够很好地解释在某些情况下人为什么对一些刺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现象

  A衰减理论 B 过滤器理论 C 认知资源理论 D 双加工理论

  8.人在每一瞬间,将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这一特点指的是注意的()

  A 指向性 B 集中性 C 目的性 D 能动性

  9.幼儿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A 典型事例 B 定义 C 言语讲解和概括 D 概念名称的组合

  10.学习形成两个或更多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的是()

  A 连锁学习 B 信号学习 C 辨别学习 D 概念学习

  11.具有加工信息和与存储信息双重功能的记忆是()

  A 感觉记忆B 短时记忆 C工作记忆 D 长时记忆

  12.内容效度主要用于考察()的有效性

  A 智力测验 B 人格测验 C 特殊能力测验 D 成绩、技能测验

  13.既影响信度又影响效度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抽样误差 D 评分误差

  14.考察学生某次考试的分数与教师评定学术等级之间的相关程度,应采用()

  A 积差相关 B 斯皮儿曼等级相关 C 肯德尔和谐系数 D 二列相关

  15.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A 集中思维B 抽象思维 C 发散思维 D 直觉思维

  16.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是()

  A 语言的加工B 语言的理解 C 语言的表征 D 语言的产生

  17.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的活动来实现

  A 神经系统B 感觉器官 C 大脑皮层 D 传到神经

  18.看书时用红色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

  A 选择性B 理解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19、在“目标熟悉性和任务难度对前瞻性记忆的影响”这一研究中,自变量是()

  A目标熟悉性 B任务难度 C前瞻性记忆 D目标熟悉性和任务难度

  20、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形状和方向错觉()

  A佐尔拉错觉B冯特错觉C爱因斯坦错觉D潘佐错觉

  21. “赛马跨越障碍,加速冲刺动作”是( )。

  A.本能行为 B.习惯动作 C.随意动作 D.不随意动作

  22. 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23. 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24. 行为主义认为( )。

  A.要研究行为必须研究神经系统 B.学习是动物行为最重要的方面

  C.复杂的行为可以分解为更为简单的过程 D.所有的行为都可描述为先天预成的

  25. 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6. 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级的形式是( )。

  A.表象 B.想像 C.意识 D.思维

  27. 大学生在记课堂笔记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无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28. “灵感或顿悟”是()。

  A.创造思维 B.再现思维 C.分析思维 D.直觉思维

  29.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30.当噪音出现的条件下,被试做出“有信号”判断的概率,称作()的条件概率

  A 击中 B 漏报 C 虚报 D 正确拒绝

  31.下列哪一项不是纵向设计的缺点()

  A 耗时长 B 被试流失严重 C 缺乏系统性 D 会加入许多新的无关变量

  32. 不仅和嗅觉、听觉、视觉有关,而且对记忆也有重要影响的中枢区域为 ( )。

  A.海马区 B.额叶 C.顶叶 D.枕叶

  33.“想吃鱼,又怕腥”是哪种冲突(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单向冲突

  34. 你认为暖色调的房间可以减少人的不良情绪,这是你的( )。

  A.理论 B.实验设计 C. 问题 D.假设

  35. 某研究发现,近40%的少年犯来自单亲家庭,请问该研究使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 )

  A.自然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36.格赛尔的“双胞胎爬梯实验”运用的是()

  A 横断研究 B 纵向研究 C 聚合交叉研究 D 双生子研究

  37.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心理过程的研究

  A 有意识B 无意识 C 前意识 D 潜意识

  38.测量人格最常用的方法和形式是()

  A 自称量表B 评定量表 C 投射测验 D 评价中心

  39.下列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的统计量是()

  A 算术平均数B 中数 C 众数 D 四分差

  40.在一组原始数据中,各个Z分数的标准差是()

  A 1 B 0 C 根据具体数据而定 D 无法确定

  41.在学习迁移的经典理论中,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是()

  A 共同要素说 B 形式训练说 C 概括化理论 D 关系转换说

  42.下列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中,哪一种是积极依恋()

  A 安全性依恋 B 回避型依恋 C 反抗型依恋 D 合作型依恋

  43、被试内设计的变异来源可以分为三部分:组间变异、区组效应和误差变异,其中组间变异可以检验()

  A区组效应 B不同实验处理的差异 C被试内个体差异 D残差

  44.关于成人认知发展,卡特尔提出了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不正确的是()

  A 流体智力决定于个人的禀赋,受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较小

  B 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25岁之后发展速度渐趋平缓

  C 神经生理的老化导致基础的认知能力退化,将导致晶体智力下降

  D 通常信息加工能力,20岁以后发展到顶峰,30岁以后逐渐降低

  45.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让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作的目的是为了()

  A 牢记住题目内容

  B 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 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 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46.在假设检验中,α取值越大,称此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A 越高 B 越低 C 越明显 D 越不明显

  47.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的区别不包括()

  A 问题的提法不同 B 建立假设的形式不同 C 结论不同 D 否定域不同

  48、“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这一观点是()的体现

  A关键期B敏感期 C最近发展区D观察学习

  49. 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认知结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

  和清晰性三个变量,是( )的观点。

  A.相同要素说 B.认知结构迁移说 C.概括说 D.关系转换说

  50.方差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检验()

  A 综合虚无假设B 部分虚无假设 C 组间虚无假设 D 组内虚无假设

  51. 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 )。

  A.反馈信息 B.合理设置课堂环境 C.创设问题情境 D.作业难度

  52.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之间的关系为()

  A 因果关系B 共变关系 C 函数关系 D 相关关系

  53.在200个学生中,答对某项目的人数是120人,则该项目的难度P值是()

  A 120 B 60 C 0.40 D 0.60

  54.初测用的测验并非正式测验,初编题目的数量根据要求应()最终所需要的数量

  A 少于 B 等于 C 多于 D 有时多于、有时少于

  55.样本容量均影响分布曲线形态的是()

  A 正态分布和f分布 B f分布和t分布

  C 正态分布和t分布 D 正态分布和卡方分布

  56.随机化区组实验设计对区组划分的基本要求是()

  A 区组内和区组间均要有同质性

  B 区组内可以有异质性,区组间要有同质性

  C 区组内要有同质性,区组间可以有异质性

  D 区组内和区组间均可以有异质性

  57.检验一个因素多项分类的实际观察与某理论次数是否接近,这种卡方检验是()

  A 配合度检验 B 独立性检验C 同质性检验 D 符号检验

  58、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中心相同,峰度不同

  B中心相同,峰度相同

  C中心不同,峰度不同

  D中心不同,峰度相同

  59、单侧检验改为双侧检验时,拒绝虚无假设的可能性()

  A变大 B变小 C无关 D不变

  60、增加信号的先验概率,会使()

  A d’的值越大 B d’的值越小 C ß越大 D ß越小

  61、散点图中的散点在一条直线上,说明两个变量的相关为()

  A r=1 B r=-1 C r=±1 D r=0

  62、两列数据均属正态分布,一列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列变量为人为划分的二分变量,它们的相关是()

  A点二列相关B二列相关C多列相关D列联表相关

  63、下列关于区分度与难度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关

  B难度越大,区分度越大

  C难度中等时,区分度最大

  D难度越小,区分度越大

  64、实验组-控制组的实验设计中常用的统计方法是()

  A t检验 B F检验 C Z检验 D 方差分析

  65. 百分等级属于( )。

  A.称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例量表

  二、 多项选择题:66~7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66.F检验可以用于()

  A 三个及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B 判断连个方差是否来源于同一个总体

  C 三个及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D 两个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67. 在声音掩蔽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A.与掩蔽音频率接近的声音,受到的掩蔽作用大

  B.低频掩蔽音对高频声音的掩蔽作用要大于高频掩蔽音对低频声音的掩蔽作用

  C.掩蔽音强度提高

  D.纯音的掩蔽作用和噪音的掩蔽作用相同

  68.已知某次物理考试非正态分布,σ=8,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n=64的样本,并计算得其平均分为71,那么下列成绩在这次考试中全体考生成绩均值 μ的0.95的置信区间之内的有()

  A 69 B 70 C 71 D 72

  69、学习的认知理论包括()

  A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B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C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D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70.ROC曲线能够反映出()

  A 信号的先定概率对报准率和虚报率的影响

  B 同一观察者不同的感受性

  C 信号检测标准变化时报准率和虚报率的变化

  D 不同观察者的敏感性指标

  71. 错觉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A.物体轮廓对眼动方向和范围产生影响

  B.侧抑制改变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

  C.知觉理解性的作用

  D.误用知觉恒常性

  72.关于记忆的SPI理论假定,记忆或记忆系统主要有()

  A 程序记忆系统 B 知觉表征记忆系统 C 语义记忆系统 D 初级记忆系统

  73. 拉丁方设计的主要作用是( )。

  A.平衡实验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

  B.降低实验误差

  C.收集更多的实验数据

  D.合理分配实验材料或者实验处理

  74.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测验信度被低估()

  A 测验的题目难度过高

  B 被试的同质性太高

  C 测验题目太多

  D 测验的题目难度过低

  75.解决问题的策略有()

  A 算法B 启发法 C 推理法D 尝试法

  三、 简答题: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76.简述学习的人本理论

  77.简述你是如何看待知觉和表象的功能等价问题。

  78.简述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79.简述方差分析的适用条件。

  80.具体说明在测验实施过程中可能引起误差的被试方面的主要因素

  四、 综合题:81~8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81.试述注意理论及其实验证据

  82.依据学习迁移理论,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83. 以 21名学生的语文成绩为样本,检验男生和女生的语文成绩有无显著差异。参照下列计算结果,作出简单统计分析报告。

  08年心理学首轮复习自测模拟试题三

  答 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5 D D B B C 6-10 D B A A A 11-15 C D A B C

  16-20 C A A D D 21-25 C A A B A 26-30 D D D A C

  31-35 C A C D C 36-40 D B A A A 41-45 B A B C B

  46-50 B C C B A 51-55 C D D C B 56-60 C A A B D

  61-65 C B C A B

  二、 多项选择题

  66.ABCD 67.ABC 68.BCD 69.ABCD 70.ACD 71.ABD 72.ABCD

  73.ABC 74.ABD 75.AB

  三、简答

  76、略

  77、答:(1)表象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表现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心理学将表象看作已经贮存的知觉象的再现,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Neisser认为,表象活动就是应用知觉时所用的某些认知过程,将表象看作是由相应的知识所激活的对知觉的期待。Kosslyn将视觉表象看成类似于视知觉的人脑中的图画,或者类似图画的信息表征。这些观点都强调表象与知觉的等价机能。

  (2)其不同点在于:①知觉形象鲜明生动;表象形象却比较暗淡模糊。②知觉形象持久稳定;表象形象不稳定、易变动。③知觉形象完整;表象形象不完整。

  78、答: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为了揭示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研究者必须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和实验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由此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因此,观察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发展心理学早期的许多研究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观察法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在儿童行为发生的当时,现场进行观察、记录,能够收集到比口头报告或问卷调查更客观、全面、准确的资料。当然,观察法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观察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观察者本人的能力水平、心理因素的影响,许多发展心理学研究者所希望观察到的行为的发生有时是难以预测的,因此,采用现场观察有时难以奏效。此外,观察法的运用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较多的时间。

  二、访谈法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他们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访谈法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它的最大特点在于,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儿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在访谈中,访谈者应争取掌握访谈过程的主动权,积极影响儿童,尽可能使研究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展。访谈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具有特定的研究目的和一整套的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访谈法的这些特点说明,访谈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比观察法获得有关儿童的更多、更有价值、更深层的心理活动情况和心理特征方面的信息,同时,也比观察法更复杂、更难于掌握。近年来,访谈法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例如,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中,以访谈法作为主要研究工具,辅以其它研究方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访谈法有许多优点,它能有针对性地收集研究数据,适用于一切具有口头表达能力的不同文化程度的访谈对象,具有较问卷法更高的回收率和有效率。访谈法的局限性首先在于,访谈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受访谈者自身的素质影响较大,与其它研究方法相比,费时费力,而且访谈所得资料不易量化。另外,访谈效果也受环境、时间和访谈对象特点的限制。

  三、问卷法

  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问卷法和访谈法都是收集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基本方法,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它们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只是问卷法的问卷比结构访谈更具目的性、内容更加详细完整、设计更为缜密科学。问卷法的特点是标准化程度较高,是严格按照统一设计和固定结构的问卷进行研究,避免了研究的盲目性和主观性。问卷法的另一特点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资料,由于问题和答案都预先进行了操作化和标准化设计,因此,所得资料也便于进行定量分析。目前,这些定量分析工作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不仅方便而且准确,所以,问卷法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为发展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问卷法有很多突出的优点。它的内容客观统一,处理分析简洁方便,节省了人力、物力和经费,取样较大,对于描述一个总体的性质是很有意义的。另个,问卷法匿名性强,回答真实,那些不宜用访谈法进行当面询问的问题,涉及到儿童内心深处的情感、动机等问题适合用问卷法来研究。问卷法的缺陷在于对被试的言语发展水平有一定要求,因而不适于年幼被试。另外,被试的回答还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由此获得的有些数据资料还需用其它方法加以印证。

  四、测验法

  测验法是通过测验量表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即采用标准化的题目,按照规定程序,通过测量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资料。

  编制测验量表需要经过编制测验题目、预测、项目分析、合成测验、取得信度与效度资料、建立常模等标准化过程。应用经过标准化的测验量表对儿童进行测量,将其得分与常模分数相比较,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测验法既可用于测查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

  测验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测验量表的编制十分严谨,结果处理方便,量表有现成的常模,可以直接进行对比研究。量表的种类较多,可以适应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测验法存在的不足是使用灵活性差,对主试的要求较高,结果难以进行定性分析,被试的成绩也可能受练习、测验经验的影响等。所以,测验法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其它方法一样,只是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法之一,还应与其它方法配合使用。

  五、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其基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类型。

  从上述可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进行发展心理学研究时,研究者不应孤立地采用一种方法,而应根据研究的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方法,或者以某种方法为主,辅之以其它方法,这样才能获得多方面、丰富、客观的数据资料。

  79、答:运用F检验进行的方差分析是一种对所有组间平均数差异进行的整体检验。进行方差分析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数据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基本假定条件,否则由它得出的结论将会产生错误。

  (1)总体正态分布

  方差分析要求样本必须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

  (2)变异的相互独立性

  总变异可以分解成几个不同来源的部分,这几个部分变异的来源在意义上必须明确,而且彼此要相互独立。

  (3)各实验处理内的方差要一致

  各实验处理内的方差彼此应无显著差异,这是方差分析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假定。在方差分析中用MSw作为总体组内方差的估计值,求组内均方时,相当于将各个处理中的样本方差合成,它必须满足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各实验处理内的方差彼此无显著差异。这一假定若不能满足,原则上是不能进行方差分析的。

  80答:

  1)应试动机,被试对测验的动机不同,会影响其作答态度、注意力、持久性及反应速度等,从而影响测验的结果。如果被试动机效应在反复测量中以一种恒定的方式出现,会导致系统误差,从而使测量的有效性降低;如果动机效应引起了偶然性的不稳定的反应,会使测量的有效性、可信性都降低。

  2)测验焦虑,适当的焦虑会使人维持一定的兴奋水平,注意力增强,反应速度加快,从而对测验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过高的焦虑会使工作效率降低,注意力分散,思维狭窄,反应速度减慢,因而会大大影响成绩。

  3)测验经验,任何一种新的项目形式,由于被试比较陌生,就可能使测验成绩受影响。但是,如果提供足够的演示和练习,测验成绩就会提高。

  4)练习效应,任何一个测验在重复使用时,由于被试对内容和程序已经相当熟悉,因此会使成绩提高。

  5)反应倾向,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也会使得本来能力相同的被试获得不同的成绩。

  6)生理变因,生病、疲劳、失眠等生理因素,以及在智力、情绪、体力等方面的生物节律也会影响测验成绩而带来误差。

  四、综合

  81、答:注意的理论

  一、注意的选择性理论模型

  (一)过滤器理论模型

  由布鲁德本特(D.E.Broadbent)提出,认为注意相当于一个过滤器,它按照“全”或“无”的法则工作,接通一个通道,一些信息通过并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其他通道被阻断,信息不能通过,暂时贮存在短时记忆中,并迅速衰退。对选择性注意的系统研究开始于E C Cherry(l953)对鸡尾酒会效应的兴趣。在一个鸡尾酒会上,人们被各种谈话的声音包围着;人们只听到某些谈话,而听不到另一些谈话。如果别人议论到你,提到了你的名字,你就会异常敏感地听到它。1.Cherry(1953)的实验研究2.Broadbent D.E.(1954,英国)的实验研究。

  过滤器模型较好地解释了Cherry和Broadbent的实验结果。

  (1) 在Cherry的追随实验中;被试只接受了来自追随耳的信息,由于过滤器的作用,对非追随耳的信息几乎完全消失。

  (2) 在Broadbent的分听实验中,大多数被试倾向于先报告从一个通道进入的信息,后报告从另一个通道进入的信息,而不是按信息同时进入两耳的时间顺序进行报告。这种现象是由于,当被试先报告来自一耳的信息,后报告来自另一耳的信息时,他们只在两个通道间进行了一次转换,因而成绩较好。相反,当被试按信息同时进入两耳的时间顺序进行报告时,他们必须在两个通道间来回行多次的转换,因而成绩就差了。

  模型的评价(局限性)

  (1) 首先,模型是根据听觉实验的结果提出的,实验所用的材料都是听觉材料,因此信息的选择与过滤只发生在同类性质的材料间。当材料的性质改变,信息输入来自不同的感觉通道时,模型的预测力量就不强了。它只是一个单通道模型。

  (2) 其次,模型只解释了刺激的物理性质对信息选择的作用,而无法解释材料的语义联系在信息选择中的作用。事实上,当实验是用有语义联系的材料来做时,被试者对不注意的材料是能够加工的。

  (3) 第三,由于人们可能对语义进行加工,因此,假定注意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是没有根据的。

  (二)衰减理论模型

  由特瑞斯曼(A.M.Treisman)于1960年提出,认为不被注意或未被追随的信息也可通过过滤装置,但被衰减,其中重要的信息仍可以通过而得到高级加工,并反映到意识中。Treisman实验结果的解释,不被注意的通道也能通过某些信息。衰减作用模型不仅解释了注意的选择机制,而且解释了单词的识别机制,因而在认知心理学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衰减作用模型改进和发展了过滤器模型,它能解释更广泛的实验结果,并对人的行为作出更好的预测。

  两个模型的共同之处:

  (1)两个模型都认为,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输入的信息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

  (2)两个模型都假定,过滤器的位置在知觉分析之前。或在初级物理分析与高级意义分析之间,耳不是反应选择阶段。

  两个模型的不同之处:

  (1)假设不同。过滤器模型假设,注意选择的基础是对刺激物理属性的分析;衰减模型认为,注意分析更为复杂,可能由语义加工组成。

  (2)加工性质不同。过滤器模型假设,是“全或无”的方式;衰减模型认为,通道不是完全关闭的,而是关小或抑制。

  (三)反应选择理论模型

  由多依奇(Deutsch)提出,后经诺曼(D.A.Norman)加以完善和发展。该理论认为,早期的信息加工是没有选择性的,信息都可得到识别,信息是否被注意,是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做出的反应选择。

  (四)多阶段选择理论模型

  约翰斯顿与汉斯等(Johnstone&Heinz)提出,认为选择在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在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且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任务的需要。

  二、注意的资源分配理论模型

  心理学家卡内曼(D.Kahneman)于1973年提出了第一个注意的资源分配模型,他认为,当人同时做几样活动时,如果活动不超过资源总量,这些活动就可同时进行,如超过,那么在进行第2、3项活动时,就会使第1项活动的反应退步。相关实验:Lewis(1970)的研究发现,被试者能识别几乎所有情况下的信息,即使信息呈现给非追随耳也是如此。

  早期(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1)差别:瓶颈的位置不同。位置由作业性质决定,早期(知觉)选择模型是再认前选择,反应选择模型是语义分析。

  (2)相同:两个模型中都存在瓶颈;两个模型都承认注意的分配,几个通道的信息可以同时受到注意。

  (3)在研究方法上应加以改进:知觉选择模型应多利用附加追随程序的双听技术,比较两个通道的作业情况;反应选择模型应多用不附加追随程序的双耳作业,使注意分配到双耳。也应看到不同感觉道的特点,比较不同通道的差异。

  三、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

  由特瑞斯曼(A.M.Treisman)(1982.1992)提出,她对物体的特征(如颜色、大小和特定朝向的线条)和物体本身进行了区分,并根据这一区分构建理论。这个理论着眼于注意的整合功能,将注意与知觉的内部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很有特色。该模型的核心是将客体知觉过程分成两个阶段:(1)早期的前注意阶段和特征整合阶段,对特征进行自动的平行加工,无需注意;(2)通过集中注意将诸特征整合为客体,其加工方式是系列的。

  82、答:

  研究学习迁移的实践意义主要是在教学中促进学习的迁移,学习迁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为教学提供了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一、 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

  “概括化原理”表明,两种学习间的迁移部分地是由于两种学习中的共同成分,其中主要是由于共同的原理造成的。在教学中相似的原理及法则的迁移是最常见的迁移现象。为促进原理的迁移,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基本原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学主理解基本原理,最初给予恰当的学习内容或练习课题,使学生充分掌握以至达到过度学习的程度是十分必要的。以后,不但要演算基本原理、练习题,也要练习解答复杂的应用题。如果既能理解又能演算任何一个应用题,这说明学生已明确地理解了基本原理。教师不要在学生还未充分理解基本原理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应用原理去解决应用问题,这样容易使学生造成混乱,很容易发生负迁移或机械地学习。

  此外,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法则更有助于学习的迁移。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和概括学过的知识,充分掌握运用基本原理的条件、方法,使基本原理达到最有效的迁移。

  二、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

  学习迁移的定势说说明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对以后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是促进学习迁移的另一有效方法。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多半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也有教师在教学中有意传授或暗示的。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识记和回记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技巧等。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如理解知识的最好途径,复习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等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同学之间开展学习方法和经验的交流。结合座谈会、报告会等方式使学生尽快掌握学习方法,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

  三、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内容的实际情境最好相类似,这样有助于学习的迁移。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设置与实际情况相近的情境。另外,还要在知识或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考虑到实际运用情境中的种种情况。例如学习计算,不仅要让学生单纯地学会计算的法则,还应该使他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等学习活动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解决计算问题。此外,课堂上开展的学习活动,在日后学生能将其活动应用于相类似的实际生活时才是有效的。譬如:在篮球训练中,不能仅仅学会运球、传球等基本技能,而应通过比赛,有效地使基本技能向实际的综合性能力发生迁移。有许多技能的学习如讲演、表演、操作等,在类似于真实的情况下进行训练最为有效。近年来开展的许多室内模拟装置的训练,为培养和训练各方面技能的专门人才起到了既经济又有实效的效果。

  四、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相结合

  根据知识学习的同化理论,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将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为了掌握学过的知识,就要使学习的时间和练习的次数达到一定的程度,使所学知识保持较高水平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清晰性,使之在新知识的学习时,迅速而明确地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旧知识,及时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固定点。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对基本的概念或原理反复学习,勤于思考,熟练掌握。这方面的过度学习是有助于学习迁移的。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充分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核心内容或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稳定清晰的知识结构。

  83答: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男生和女生的语文成绩有无显著差异。

  陈述假设:

  虚无假设H0:U男=U0 女 即男生和女生的语文成绩无差异

  备择假设H1:U男≠U女 即男生和女生的语文成绩有差异

  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如下:

  方差齐性检验表明两组方差齐性,F=0.009,P=0.927,所以t检验的结果应以第二个表格中的第一列为准,t=2.623,df=19,P=0.017,从而拒绝虚无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即男生和女生的语文成绩差异显著。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认证码:
验证问题:
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