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老师、专家谈青少年网瘾问题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本报记者 高家龙
家长: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
汉阳区赵女士说,儿子读高中时沉迷网络,经常逃课,后来父母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让孩子走出阴影,她认为,在预防孩子上网成瘾方面,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家长也要学会上网,与孩子建立共同话题。很多家长只知道孩子上网,自己却不懂网络,不知道孩子为什么这么喜欢。只有了解孩子喜好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
二、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比如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上网用英语聊天,鼓励他们制作网页。孩子在网上兴趣广泛了,就不会只专注于游戏和聊天。
三、发展孩子的兴趣特长。很多孩子之所以上网成瘾,是因为现实中没有特长,没有在人们面前引以为自豪的资本,于是钻到网络游戏中去寻找自信。
四、多给孩子一些关怀和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亲情的温暖会感动孩子,家长再忙也要与孩子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定期谈谈心,了解孩子的困惑和想法。
心理老师:关注两个成长转折期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级心理教师耿喜玲,从事了25年的学生心理指导工作,十分关注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昨日,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青少年上网成瘾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网络本身的吸引力、青少年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
耿喜玲说,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老师和家长要关注青少年成长的两个转折期:一个是初一下学期和初二上学期,另一个是高一下学期和高二上学期。她解释,学生刚进入一个新环境,都雄心勃勃想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但是到了转折期,学生开始分流,有的学生成绩和表现好,有的成绩表现差,一些学生的挫败感就产生了,一部分学生寻找释放的出口,走进网络的虚拟世界,通过游戏闯关、聊天等找到成就感。“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青少年适应新环境,少获得挫败感,面对现实,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耿喜玲建议,老师和家长千万不要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要帮他们制定能够达到的目标,并从其特长兴趣入手,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
陶宏开教授:强制戒除网瘾行不通
昨晚,记者几经辗转,联系到远在山东济南开会的青少年网瘾问题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陶宏开。他认为,网瘾不是孩子的错,归根到底,是家庭教育方式不科学和不良网络文化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根本上解决网瘾问题,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
陶宏开教授说,青少年一旦沾上网瘾,强制办法是行不通的,要让他们真正懂得责任心、爱心和耐心,自觉走出网瘾泥潭。他说,家长要帮孩子分析,责任心是指一个人自觉把生命每分每秒、一言一行与个人、家庭、社会的进步和幸福联系在一起。家长应该了解,那种为孩子安排一切或者对孩子听之任之的做法是有害的爱,家长应用自己的耐心劝说和行动感染孩子,改变他们的浮躁心理。
具体地说,帮青少年摆脱网瘾的第一步是让他们认同劝说者,也就是找到一个他们信赖的人;第二步是让这个人告诉他们,父母是爱他们的,从而让网瘾少年认同父母;第三步是让网瘾少年从认同父母转而认同学校,报答父母的最好方式是好好学习、做事,自立成才;第四步才是戒除沉迷网络的习惯。
链接
网瘾
即“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英文简称为IAD。基本症状是上网时间失控,欲罢不能,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不能不上网。患者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仍无法自控。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
网络成瘾的判定标准常用的有三个:一是连续一个月以上每天上网玩游戏4~6个小时,严重影响了工作和学习;二是认为上网能得到快乐;三是不上网就会出现躯体症状,如头痛、出汗、烦躁不安等,但一坐到电脑面前,这些症状就立刻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