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4月2日报道 具有20多年毕业生分配工作经验的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对于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人才模式之间的脱节问题感受特别深。
任占忠说,目前的主要问题是高校不能主动、自觉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往往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和现有的条件来培养人才,专业设置与当前科技前沿存在一定的距离。从教学内容来看,不少教材过于陈旧。
他以现在最热门的计算机专业为例说,有些过时的知识,比如数据库和DOS系统,尽管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基本不用,可不少学校还在学习。而一些真正有用的新知识,比如一些新软件,课本上则根本没有。教材更新的速度远远追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
任占忠同时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滞后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专业与社会需要的矛盾是永恒的,只有好与差的问题,永远不会达到纯粹的平衡。
要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国家应该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增强对市场的敏感性。任占忠说,一些学校办学有“一窝蜂”的特性。前些年“外贸热”,学校不需要太大的投入,只要有经济和外语老师,就可以开办外贸专业。当时外贸工作体面,收入又高,对考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可这几年,外贸专业的就业形势一直不理想,北京市的就业率只有50%~60%,低于80%的平均水平。
与任的观点相同,北京市人才市场经理郭卫东也认为这种滞后是不可避免的。譬如,没有哪个学校在网络经济来临之前就已设立这方面的课程。郭自认不是教育工作者,但多年的工作经验使他坚信,对学校而言,最重要的并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教会他们一个思维的方式,教会他们用什么观点看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培养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教会他怎样做人。
郭卫东说,如何做人应该是老师给学生上的第一课。过去,老师除了解惑之外,更注重如何为人师表,如何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正直地走向社会。只有这样,他们所学的知识才能得到较好的应用。可目前很多学校只顾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把教育单纯当成一种产业看待。他认为,“老师应该是社会上最受尊重的人,而不是最富有的人”,“学校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该多教学生一些做人的知识。只要学生有积极向上和独立自主的心态,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任占忠也说,目前学校最轻视的就是德育。归根结底,是一些教德育的老师不重视这门课程,认为它不是本事,不把它当作一门学问。学生的轻视也由老师而来。实际上,能否找到理想工作的关键是综合实力,它包括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做人的能力。三者之间,做人比本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