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1454阅读
  • 0回复

21世纪我国迫切需要五类工程人才

级别: 经院本科
发帖
1903
铜板
3941
人品值
2209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98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新华社上海电(记者王蔚 叶锋)最近在上海举行的主题为"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工程院披露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全球近40%的雇主难以在市场上找到合适人才填补空缺,最缺的前三名是业务代表、工程师、技术人员。在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南非、巴西、波兰等许多国家都出现工程师短缺现象,工程师素质正处于换代升级之际。

  有关专家认为,尽管我国工程教育培养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但是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和现实需求存在巨大差距。为此专家呼吁,倡导尊重工程的文化,改革高等工程教育,加速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工程科技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作用越来越重要

  如果说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那么工程主要是集成。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杜祥琬认为,现代社会除了人本身之外,所有的社会部件都是靠工程建立起来的。工程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实现特定的目的,运用科学和技术,有组织地利用资源,所进行的造物或改变事物性状的技术集成性活动。

  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界定有不同的层次,有领军型、研究型、应用型。时代要求这些工程技术人员不但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作,而且都要有创新。在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创新,有科学发现、科学方法的创新、技术原理的创新、技术集成创新,更广泛的是要在技术应用中进行创新。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院士潘云鹤指出,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中迫切需要五类工程人才:第一类,理论+技术实践,解决工程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第二类,理论+发展新技术,发表科研成果的工程科学人才;第三类,理论+技术实践+新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技术交叉创新人才;第四类,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新产品开发人才;第五类,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能力,工程管理与经营人才。

  美国工程院提出了面向2020年的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关键特征是:分析能力、实践经验、创造力、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伦理道德和终身学习能力。

  潘云鹤强调,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工程与科学的关系,工程师不等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既基于自然科学,又基于社会科学,还要基于所积累的实践经验。虽然在中小学普遍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但是他认为这样的说法并不正确,学好数理化不等于能走遍天下。工程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科学家有相当大的差异,科学家的研究在认识世界上就是YES或NO;而工程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千方百计,远非YES或NO。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但在当今,只有工程化的知识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只有市场化了的知识才能成为财富。

  --我国尚待建立尊重工程师职业的社会文化

  工程师社会地位不高,是工程科技人才流失和缺乏创新动力的重要社会因素。杜祥琬院士对全国5000名工程科技人员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工程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一般"或"偏低"。对个人收入的满意度仅为53.75%。

  中国科协所作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在14个可选职业中,希望自己子女将来从事"科学家"职业的比例为41.7%,从事"医药"职业为43.4%,而希望从事"工程师"职业的仅有17.7%。表明我国尚没有建立尊重工程师职业的社会文化,工程师职业的吸引力较弱。

  上海市教委统计上海高校各专业设置比例显示,工科类专业设置比例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工科类5年前占专业总数比例39.7%,目前比例为32.5%。上海市教委主任沈晓明认为,工程教育地位较低,社会认可度不高已成为当前工程教育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一方面学校工程专业一次性投入大,教学成本高,办学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学生急功近利,不愿选择需要潜心研究、慢工出细活的工程类专业岗位;相对于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家长也不愿意子女选择工程类专业。

  问卷调查发现,小学生们对工程师的了解极为模糊,在"最崇拜的人""最理想的职业"选项中,仅有10%的选择与工程师沾边。能够完整说出3名工程师名字及具体工作的,不到五成。除建筑领域外,孩子们想不出工程师还能做什么。

  --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工程科技人员对当前我国工程教育和培训体制的评价较低。杜祥琬所主持的调查还显示,21.8%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培养的学生完全不符合或基本不符合国家技术发展需要,52.4%的被调查者认为工程专业学生质量一般。

  潘云鹤院士进一步分析认为,我国工程教育的规模远胜于水平。有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06年,全国开设有工科专业的学校数达到1653所,占普通高校数的88.5%;工科专业在校生为600多万人,占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4.6%。但是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专业目录与课程体系设计落后,学科交叉欠缺,导致创新与实践双向不足,得不到产业界的认同和重视。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认为,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程教育定位不明确,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太窄,科学基础不坚实并缺乏工程实践的基础训练;二是培养层次、结构体系和人才类型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缺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三是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继续教育与产业和企业结合不够紧密,培训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比较突出。

  沈晓明强调,产学研结合存在体制性障碍与机制性瓶颈。企业是高校与社会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但目前,高校与企业关系比较疏离。高校教师教学倾向于学术化;企业则更加关注经济利益,对接纳不能马上产生经济效益的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高校与企业在学术成果与经济效益等方面存在利益冲突。

  --如何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教育科研、工业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相互配合。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关专家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

  第一,倡导尊重工程的文化。对青少年要从小开始教育,让他们理解工程的创造性与综合性。要树立工程科技和工程师应有的地位,崇尚求精、求实、求新的工程精神,鼓励解决问题的奇思妙想,标新立异,强化工程与科学、产业、市场的联系与合作。

  第二,改革高等工程教育。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和全工程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重点大学,建立一批培养创新能力的实验室和交叉型实验室,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明确企业承担接纳学生实习锻炼的责任,选择信誉高、有竞争力的企业,建立一批工程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良的生产实践场所。

  第三,培训和改造师资队伍。鼓励和支持大学工科教师到企业兼职;吸引企业优秀的工程科技人员到大学任教。必须在制度上加以保证,纠正"论文导向"的评价机制,建立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的制度和办法;建立企业鼓励优秀人才到大学任教和接纳大学教师兼职的机制。

  第四,强化工程师再学习。建立产学合作的继续工程教育机制,有计划地对企业中优秀的工程师(专业技术工程师、管理工程师、项目工程师、新产品设计师等)进行再培训,充实以前沿理论和创新案例、交叉学科和人文科学知识等,使之增强创新精神。

今日教育热点 | | | | | | 今日教育热点 ·
·
·
· · · ·
· ·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欢迎提供真实交流,考虑发帖者的感受
认证码:
验证问题:
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