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绅士”罗川:从好人到狼性演变

作者:黄占渤 2007-12-10 11:48 阅读:445

罗川

罗川(摄影:沈铁 来源:国际航空报)   

  记者  梁继兴   

  对话语录:   

  我在微软这些年学到最多的用一个词概括应该叫:自以为非。   

  在MySpace中国,“好人”罗川不会太多出现,而会代之以“狼性”罗川。   

  做职业经理人千万别把工作当成老板的事业,我在微软12年从来没觉得是在为盖茨打工。   

  我们这代人最大的特质是“土”,就是说扎根比较深,用一句清华里的老话就是基本功比较扎实。   

  学习华为的“狼性”   

  本报记者:你在业内口碑不错,是国内仅有的超过10年在一家公司效力的跨国互联网公司老总,被称为“绅士”罗川。你怎么评价自己,是否会把自己的性格带入企业文化?   

  罗川:企业文化和我个人的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过去是在微软这种大企业里工作,更多关注的是员工对你的满意度,做事会更多考虑方式方法。现在我会把这部分特点保留,但是对于一个创新企业来说,还要学习华为的作法,增加企业的“狼性”,不能总是一团和气,要在讨论和冲突中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因为在企业发展的初期,很多问题是没有明确方向的,这就需要通过讨论和冲突使问题考虑得比较完善,可能最后还是要做“51对49”的决策,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更清楚地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而这对于我个人的性格和企业文化来说都是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所以在MySpace中国,“好人”罗川不会太多出现,而会代之以“狼性”罗川。   

  本报记者:有人说你是一个技术导向的人,你自己也说自己不善于“忽悠”,一个技术导向的CEO来领导一个社交网站,在以“忽悠”和“眼球”为重要特点的网络行业里“搏杀”,你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罗川:优势应该是比较注重产品和技术的创新细节。产品创新的核心是用户的需求,所以我们也一直在寻找产品创意方面优秀的人才,而且这种创意不是一个简单的主意,而要像艺术一样,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这就需要我们的创意人才既有艺术家的气质,又有工程师的素养。   

  技术创新就是要利用所有先进的技术平台,为用户搜索跟他最相关的人和事,这也是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只要注重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互联网行业立足。   

  运营的创新则可以把服务和用户更有效地连接起来,这也就是一个技术导向的CEO需要学习的方面,而我们也积极地寻找了很多有媒体经验的人才帮助我们来完善这一方面,弥补我不太会“忽悠”这个不足。   

  本报记者:你说MySpace.cn是一家本土公司,但是业界有些评论却不这么认为,你怎么看?   

  罗川:我觉得MySpace中国是一个国际化的本土企业,只有真正的国际化的互联网企业才可能真正在未来取得成功,所以无论是国际化还是本土化都没关系,只不过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我们的方向是“立足中国,放眼国际”,这点从我们交友平台的特点上可以很清楚地体现。   

  本报记者:MySpace是一个著名的社交网站,但是在MyS?鄄pace中国之前,国内已经有不少社交网站了,可以说MySpace先天不占优势,你认为你们的后天优势在哪?   

  罗川:在没有先发优势的情况下,MySpace在中国要想成功,我觉得要把握几个机会。   

  一个是中国对一个国际化的网络社区的需要。MySpace中国和MySpace的全球平台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可以让我们的用户跟全世界的其他用户交流。   

  第二个,国内现在有很多社交网络,但是真正能够被用户信赖的还不多,而且没有形成一个有价值的品牌。比如现在说一个国内占绝对垄断地位或者有绝对优势的社交网络,恐怕很难说出来。因此我们还是有追赶的机会。   

  微软12年的收获:“自以为非”   

  本报记者:回顾在微软中国12年的职业经历,你是从一个普通的职业代表一路走上来,成为一个独挡一面的职业经理人,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罗川:最大收获应该是倾听。我从清华刚毕业的时候可以说血气方刚,觉得自己很“牛”,进入微软以后遇到了更多的“牛人”,并且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我从他们身上学到最多的东西就是善于倾听,并且永远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壁垒,这个壁垒就是自己所谓的经验,突破它是很难的,我在微软这些年学到最多的用一个词概括应该叫自以为非,就是不固守一些自己的想法,打破常规观念。   

  本报记者:在微软中国你留下了一串漂亮的数字,在员工中也有很好的口碑,但是却选择了退出,是激流勇退还是另有原因呢?   

  罗川:说到这个数字,一个这些成绩是整个团队努力的结果,不属于我自己;另一个,在国内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首先不能脱离中国现在的大环境,如果一个企业,连续20年,每年收入增长接近两位数,赢利增长接近20%,那他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企业,现在中国是这样一个环境,GDP增长接近两位数,税收增长接近20%。所以我们过去能取得那样的成绩,是因为充分利用了环境所带来的机遇。   

  离开微软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有机会去亲自制造一个产品。我在微软做过很多种工作,销售、工程师、政府关系、秘书等等,但是从来没有做过一个端到端的产品。我以前做过产品经理,但那更多的是在做运营,而不是一个产品设计师,MySpace为了进入中国,要为中国用户去制造一个适合他们的产品,我又是一个技术和产品导向的人,因此能亲自去制造一个产品最终吸引了我。以前在微软,提交一个产品计划一直到实现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现在终于有机会自己亲自去驱动这个过程了。   

  本报记者:对离开微软的选择,现在回头看,有时会感到后悔吗?   

  罗川:在我人生历程里有很多选择在别人看来都是很奇怪的。我是清华土木工程系毕业的,当时无论去建筑设计单位、房地产公司等等,都是常规观点上很有发展前途的,但是我却选择去了微软,可能我这个人比较喜欢非常规的东西,那种自己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东西对我的吸引力是最大的。每个人对人生的追求都不一样,有的追求名誉、有的追求金钱,我觉得我追求的就是对未知事物、未知领域的体验。我的孩子明年就要出生了,我觉得最能对我的选择肯定的,就是若干年后他(她)能对我说:爸爸,你当年做的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千万别把工作当成老板的事业   

  本报记者:有很多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都是在一段成功职业经历后开始自己的事业,你为什么没有选择创业,而是选择了继续做一个CEO?   

  罗川:我之前确实想过自己创业,不过MySpace虽然是个著名的国际品牌,但是在MySpace中国其实也是创业,因为,除了部分体系框架是可用的,其他在有MySpace中国以前,它在中国没有积累什么用户群,所以可以说一切是从零开始,我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业的,这样成功率会比较高。而且,对我最大的满足应该来自我可以对产品做出调整。   

  本报记者:有人说中国本土的互联网企业有很多像家族企业,这种模式跟职业经理人模式比较,你如何评价这两种模式?   

  罗川:今天依然有很多家族企业很成功,但是在今天的互联网领域,一个创意型的企业更容易成功,因为在互联网企业中最重要的资产是人,要让人充分发挥创造力,就一定要给他充分的空间,让他有意识地去挑战自己。所有的创新都是痛苦的,因为意味着要否定自己,一个痛苦的事情还要让他自愿地去完成,就需要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很多成功的互联网企业都是有一个很宽松的、民主化的氛围,采用决策分布的方式,这其实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模式。   

  比如最近上市的阿里巴巴,他们就是这种权利分散、利益分散的模式,这样的企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每个员工都会从企业得到主人的感觉,可以让最多的人的创意体现出来并最终实现,这些创意在通过市场的选择后,一定会有一些脱颖而出,具体到是我们还是别人的,要靠我们的努力去实现,但是必须创造这种机制,它能保证好的创意能冒出来,否则,一个一言堂的环境会扼杀这些创造力。   

  本报记者:作为一个过来人,你认为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罗川:我觉得做职业经理人的时候千万别把这个当成老板的事业。我在微软12年从来没觉得是在为盖茨打工,因为在这里我投入最多的是自己,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精力,等于把自己投资进去,所以一定要得到回报,比如人脉的资源,驾御技术的、产品的、运营的能力等等。   

  网络生活将不再是虚拟的   

  本报记者:互联网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是也可能被人利用来做一些例如煽动之类的事,作为一个社交网站有可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这种危险?   

  罗川:中国现在的社会环境和民主环境都在快速发展,这就为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基础,而互联网的发展也和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中国经济的腾飞为互联网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中国民主思想的发展为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契机。建设好一个互联网社区跟建设好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是一样的,既要建设一个安全有效的平台,又需要设立明确的规则,并进行相应的引导,最终成为网络文化的主流,而这些就如同在现实社会中法律和道德体系一样。   

  现在国内一些网站为了追求点击率,片面地鼓励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行,这些是不会被我们所采取的。我们会鼓励一些创意型的网络文化来引导用户之间的交流,创意的本源是突破人思维极限的追求,在创意层面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会促使人对于自身不足进行修正,而且创意本身具有娱乐性和引导性,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参与。这些特质能够引导我们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社区,这也是我们给MySpace中国定义的核心理念———可信任,国际化,有创意。   

  本报记者:网络是个虚拟的环境,虽然很多工作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完成,但是机器和网络永远不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信任等方面的交流,从道德层面上看,网络的自律能力很弱,你对网络的感觉是什么?   

  罗川:我觉得网络的虚拟环境是对于今天的互联网来说的,但是社交网站的前瞻性是对于5年,甚至10年以后的互联网。今天,比如17岁到22岁的这一代人,他们离开互联网可能就没办法生活,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互联网已经是一个现实的世界了,他们的衣、食、住、行可能全都会跟网络相关联,小到买一个手机,大到汽车、住房,都会在网络上进行,这几乎已经成为这代人的生活方式了。基于这点,现在互联网的一些问题会随着技术的发展从虚拟走进现实,并接受现实社会中道德、法律的制约,最终随着时代的变化迎刃而解。   

  本报记者:为什么你说下一个互联网最亮的点一定是社交网站?   

  罗川:任何服务核心都是对于人的,这个过程里会产生些工具,比如说电子邮件、搜索引擎和即时通讯。但是交友网站不一样,在web1.0时代,交友网站让人想到更多的是婚恋交友的平台,在web2.0时代,交友网站的外延扩大了,更多的人利用这个平台建立自己的人脉圈。过去10年,人们维护自己人脉圈的主要手段是手机,今后的5到10年则是社交网络,它能帮助人们扩大自己社交范围,这也就会对用户产生粘性,而这种粘性则是互联网最大的特质,它真正把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是其他网络工具所不能实现的。   

  本报记者:你说社交网站要成功,需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和一个开放的平台,具体指什么?   

  罗川:过去,大家都在想,互联网上会不会有一个像win?鄄dows一样的平台,曾经搜索引擎被认为可以实现这种功能,但是后来发现搜索引擎更关注的是信息,他承担不了这样的任务。新一代的互联网更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平等地交流和信息的获得,社交网站的特质就是对于人的服务,以人为中心获取信息、获得社交关系、展开自己的人脉。   

  本报记者:在MSN和 MySpace这两次创业过程中你认为最有激情的是哪件事?   

  罗川:在MySpace最难忘的应该是我们今年做系统切割的时候,我们把原来在MySpace.com里存储的用户信息全部放进了MySpace.cn的数据库里,但是在这个过程里还要保持这两个数据库的偶合性,这在整个互联网的历史上是从来没发生过的。   

  在MSN中国是当我们的销售额突破1亿的时候,因为我在我26岁的时候曾经立下一个目标,就是36岁的时候要领导一个销售额超过1亿的企业,我当时实现了目标,所以感觉很激动。   

  本报记者:借用一个书名《这一代人的怕和爱》,你觉得自己或者这一代人心里的理想和恐惧是什么?   

  罗川:我们这代人最大的特质是“土”,就是说扎根比较深,用一句清华里的老话就是基本功比较扎实,我们没有成长在一个讲究创意的年代,所以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本土文化和强调人性本质的西方文化,所以我们这代人的行为特征也比较坚韧。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最新评论

我要投稿 我要评论
认证码:
验证问题: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
限 50000 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