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拿不出精品就失败了”
——中科大常务副校长侯建国院士谈办学
昨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建国带队到广东宣传招生,谈起明年即将迎来五十岁生日的这所国内一流理工大学,他反复强调,办大学一定要出精品,不能盲目求大求全,提高人均教育资源是最重要的。
千名毕业生就有一名院士
记者:现在每年有各种各样的大学实力排行榜,但是中国科技大学这样一所国内理工科一流大学排名却并不太靠前,您是怎么看的?
侯建国:的确你说的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包括我们的很多校友也很着急。但是我觉得我们的办学不能迁就这些排行榜,不能被他们左右。他们选的角度和数据不同,中科大这么多年来招生规模一直在1800人左右,从科研实力和学生质量以及人均科研经费和教育资源等方面来看我们绝对是过硬的,但是这些排行榜最后都要算上学生人数,那我们就吃亏了。
中科大每年有40%左右的本科生可到相关研究所开展“大学生研究计划”或科研实践,毕业生读研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含出国研究生,参加就业的毕业生也供不应求。这些优势在国内高校是独一无二的。据统计,我校平均每千名本科毕业生中就有一名当选为院士。
扩招容易保证教学质量难
记者:在全国各高校纷纷扩招的情形下,为什么科大从1999年以来就一直坚持不扩招呢?
侯建国:其实教育部也是非常希望我们扩招的,但是我们走的不是“大而全”的路子,我们就是要出精品,尤其在科学领域,如果做不到最好就是没意义的。
多招学生是很容易的,我相信很多学生会涌向中科大。但是师资力量不是那么容易跟上的。比如说我们一年招8000人,但是中科大的学生都要在导师带领下进实验室的,哪有那么多的实验室和教师呢?我们要保证为学生提供优厚的教学资源,一下子泛滥教学质量必然下降,我想那样的话中科大也就垮了。一所大学如果拿不出精品那就失败了。
“少年班”30年证明是成功的
记者:中科大的“少年班”也是广受瞩目。出产了很多“少年天才”,但也有不少人批评“低龄读大学”会产生很多负作用。您是怎么看的?
侯建国:任何一项改革都会有争议的。明年就是我们“少年班”办学30周年了,经过跟踪分析,我们觉得这个教学改革经验是成功的,现在正在编书。
考入“少年班”的人自然科学能力的确比一般人强,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宽广的发展空间。1000多名毕业生的经历证明它的成才率的确比普通班高。现在它又混编为“教改试点班”,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培养口径,塑造复合型人才。 孙晓素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