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大学曾在高等教育普及的热潮中扩招,大学严重超载,引起教育质量的全面下降。美国的一流大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扩招压力,但慎之又慎,进而保证了质量
2007年底,美国的教育之都波士顿有两则新闻。一则已经轰动全国甚至世界:从明年起,哈佛将要求家庭年收入在12万到18万美元的学生,以家庭年收入的十分之一支付哈佛的教育费用。当然,年收入在12万以下的家庭,支付比例更低;而年收入在6万以下的,仍然按几年前的规矩,费用全免。
另一个则是不为人注意的地方消息:马萨诸塞州的州长Patrick 向州议会要求20亿的款项,以维护全州29个公立大学的基础设施。
这两则新闻,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严重的两极分化。哈佛的这一大手笔,一下子把读哈佛的费用降低到普通州立大学的水平,每年会减少收入2000万美元左右。但是,这对哈佛的财富而言,实在是九牛一毛。哈佛的“金库”捐助基金已达近350亿美元之巨,最近一年在股市上升值23%,也就是将近70亿美元。但是,哈佛所在的马萨诸塞州,29个公立大学的基础设施年久失修。这次州长提出的拨款,被称为“紧急法令”,不过也才区区20亿。
马萨诸塞州的大学生有三分之二就读于公立大学。这些公立大学财政紧张,只能开源节流:涨学费、雇佣临时教师、砍掉必要的教学设施。结果,教育质量下降,费用却提高了。而马萨诸塞州偏偏又是精英的私立大学最集中的州:哈佛、麻省理工学院(MIT)、威廉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个个富得流油,有提供免费教育的实力。如果不改革,未来少数精英可以享受免费的一流教育;一般学生则只能接受昂贵的二三流教育。教育的不公平,将进一步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有人已提出这些势可敌国的大学和普通院校共享资源的方案。但让这些大学把自己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捐助基金白送给别人,恐怕会遇到激烈抵抗。另一个措施,就是让这些一流大学扩招,扩大免费一流教育的受益人数,也增加这些大学的影响力。
精英大学扩招的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最近40年,美国的人口增加了三分之一,申请哈佛的人数增加了三倍。但是哈佛新生人数也不过在40年前1550人的基础上增加了125人。其他一流大学也都大同小异。结果,能上一流大学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小。 Gpv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