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1557阅读
  • 0回复

[分享]政治资料: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级别: 经院本科
发帖
1434
铜板
3428
人品值
1776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434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考点提示】 历史观是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如何处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关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的哲学派别,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没有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们都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也不能理解社会的本质,不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从而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3、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4、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考点提示】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来源.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作用。由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有限度的;同时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时,就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但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也不能说明社会形态的更替。相反,地理环境的作用还要受社会条件,特别是生产方式的制约。

  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为了充分发挥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必须对人口实行有计划的调节和控制,提高人口的质量。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一起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人口生产本身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自然资源和人口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才能转化为社会的要素。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历史的发源地.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机体的物质担当者;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更替的历史。

  人类社会是由自然而来又对自然进行着能动改造的物质存在形式,如何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始终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既联系又区别的两种物质存在形式,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5、社会的实践本质

  【考点提示】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

  上是实践的。”这是对人类社会本质的科学揭示。这是因为:( l )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2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的三种类型即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和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分别构成了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结构。(3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实践得以进行的自为存在形式,所以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就是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的根本点在于,从生产实践的内在结构即生产方式去理解和解剖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决定着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以至整个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了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有机体。

  6、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

  社会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生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整个社会有机体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社会有机体 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同生物有机体相比,社会有机体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社会有机体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人的实践活动是使用工具的活动,工具执行着人身体器官的功能,它属于人的身外器官,具有超个体的性质,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亡,能够不断被复制,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转换,工具因此成为个体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正是人的这种使用工具的活动使人们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有机体直接形成于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就是个人之间的交往。第二,社会有机体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性程度极高的的机体,它具有自我意识,社会有机体的自组织、自调节过程是被自身意识到的,是以某种自觉的形式进行的。第三,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社会有机体要存在下去,必须不间断地进行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不间断地进行物质生产。社会还必须进行精神生产,这是社会有机体维系各种关系的控制器。社会有机体要维持自己的存在,还必须进行自身生产,即种的繁衍。正是在这三种生产过程中,社会成为“一切关系同时存在又互相依存的有机体”。

  社会有机体思想为我们全面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生长机制以及运动规律提供了科学方法论:一是要求我们把社会看做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二是要求我们对社会进行总体研究,从整体中理解和说明部分。就是要求从个别社会现象、领域或过程的研究上升到对社会总体的研究。只有从总体出发才能真正理解部分,只有把个别现象、领域或过程放到社会总体中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说明。党的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人类社会是一个巨大系统,包括许多要素。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类三个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形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认证码:
验证问题:
10+5=?,请输入中文答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