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中星9号仅为偏远地区数字电视服务 城市无缘

作者:jjyaogan 2008-06-13 14:39 阅读:376

“以后数字电视是不是可以免费?”“以后安装天线是不是就可以接收无线信号?”“卫星升空后,我家有线电视不转换成数字电视能看节目吗?”中国首个直播卫星“中星9号”冉冉升空后,再次点燃了居住在“城里”的老百姓“无线接收”的希望。

“目前无线的方式主要针对有线信号覆盖不到的偏远地区,在城市,数字电视转换仍会以有线网络为载体推进。”有广电系统有关人士透露,直播卫星计划的初期,国家不会允许城市地区接收卫星电视。背后的原因是,有线电视网络和数字化已经投入了巨大的前期经费和资源,因此在城市地区,有线电视会继续垄断。

因此,尽管“全国97%以上的居民只要使用0.45-0.6m天线,就可直接接收150-200套数字标清电视和高清电视节目”,但“城里”的老百姓却不能因此享受到免费的节目,仍旧要忍耐数字电视转换过程中带来的种种不便。在数字电视时代,各个利益链条难以理顺,全面推进无线接收似乎仍遥遥无期。

“地标”实施未有时间表

2007年8月23日,在BIRTV(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主题报告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明确表示,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简称地标)的全面实施还需要一些时间。这是国家广电总局第一次对地标实施时间延期的正式公开表示。可见,地标的正式实施还未有明确的时间表。同时,在2007年BIRTV的高峰论坛上,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姜文波表示,到目前为止,全面推进地标应用工作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一个好的产业支持。

业内人士认为,广电部门目前并不急于推动地标。由于今年国家广电总局在新媒体领域最核心的任务之一是推动CMMB(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也称手机电视标准)产业化,地标的多载波技术也能应用到广播方式的移动多媒体业务中(包括手机电视),地标一旦大规模在移动多媒体应用,将影响CMMB在市场化中的推广。此外,广电部门最初的意愿是把地面广播当作公益事业来推,范围指定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收看不到有线电视的地方,地面数字电视商业化应用并不是现阶段的主流。

在“中星9号”成功发射后,有市民也提出,数字电视转换为什么不直接采用直播卫星的方式全面铺开,而要采用一家一个机顶盒如此“笨”的方式?实际上,这和地标没有全面推广有着极其一致的原因,此前,由于有线电视网络和数字化已经投入了巨大的前期经费和资源,庞大投入的回收期尚未结束,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城市地区,有线电视会继续垄断。各种利益难以理顺的情况下,城市老百姓显然无缘无线传输。

有线电视垄断城市惹争议

在目前市场上的4种传播方式中,基于地标的地面传输、直播卫星属于无线传输的方式。尽管国家广电总局已明确提出,奥运会期间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上海点击查看上海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青岛点击查看青岛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天津点击查看天津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沈阳点击查看沈阳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秦皇岛、广州点击查看广州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深圳点击查看深圳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等8个城市必须开通数字电视地面高清广播,即使在卫星升空后,卫星直播能覆盖97%的居民,但这些方式都改变不了“有线电视”在城里已一统天下的架势。

在上世纪70年代电视机尚未普及之时,只能靠收音机收听电台节目来获得外界的信息,后来,电视机逐渐成为家中几大件之一,获得资讯更加形象化了,人们纷纷架起了“鱼骨天线”接收香港点击查看香港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电视节目。不可否认的是,“有线电视”在增强电视机接收画面清晰度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发展到技术垄断却是很多市民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有分析认为,无线电视垄断地位的打破,除了能加速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以外,更能创造更环保的盈利模式。从长远而言,投入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及关键模块、专用集成电路、专用软件、专用设备仪器价值不菲,租用卫星也花费不菲,但相比铺设电缆的“有线电视”来得经济和科学。后者需要在马路上、住宅中开膛破肚、大兴土木,造成城市建设浪费、制造更多的施工噪音不说,还要担心日后的管线、设备老化,这种方式本身并没有创造多少价值。

“要打破这种垄断,必须要广电内部理顺各地运营商的利益链条,同时广电总局也要有一套新的盈利模式”,有分析人士认为,允许多种竞争模式的存在,比如允许电信运营商加入推广IPTV,或更能促进整个广电链条的革新。

广电创新势在必行

因为种种原因,无线传输方式目前看来仍旧无法全面铺开,因此,对于城里的老百姓而言,仍旧要忍耐基于有线基础的模拟向数字转移带来的种种不便。

“你可以买不起猪肉,但必须转换数字电视”,在一些社区论坛上,对于广电总局强制转换数字电视的做法,成为讨论的焦点话题。不少观点认为,允许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并存,“连过渡时间都没有,这就是垄断”。

针对数字电视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早在去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的通知》,提出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要注意倾听群众意见,尊重用户的选择权。对暂时不愿收看数字电视的用户,要妥善解决。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地区,必须保留至少6套模拟频道。不难发现,对于广大有线用户而言,这仍旧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式。

实际上,围绕数字电视的“启而不动”,业界有种种解释,此前,传输标准问题曾一度成为焦点,关于内容与用户数的“鸡”、“蛋”的问题也是争论的热点。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就是一种急于突破用户数的表现,并被发掘和提到很高的高度,但在依靠行政力量从模拟年代平移到数字年代,并非那么顺利。

有分析认为,产业链条不稳定、商业模式不清晰、投资前景不明,广电体制需由公共服务转型为商业服务,数字电视在中国还有很多的软肋。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有线传输方式与无线传输方式的博弈,还是数字电视转换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根源都在于产业的内部机制。不难发现,广电是在以数字化的名义进行一次重大的改革,但真正的难度在于,广电要转型为市场化的商业服务商,是一个需要付出成本和巨大智慧的过程。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最新评论

我要投稿 我要评论
认证码:
验证问题:10+5=?,请输入中文答案:十五
限 50000 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