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仅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就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间、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客观的。因为只有客观的联系才是真实的联系。
联系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凑合。
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在了解个别事物时,要注意把握它同周围有关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在分析事物的某一要素时,要注意把握它同其他要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不要孤立地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二、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大体上说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1、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任何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存在和发展,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灭亡。条件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承认条件。
2、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条件是复杂多样的,有必要条件和非必要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不要把条件简单化,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各种不同的条件。条件也是可变的。客观条件本身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有些条件消失了,有些条件出现了。而且,人们经过主观努力,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无害条件或有利条件,创造出原来不具备的条件。
三、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系统
1、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这一系统论的基本命题。
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般系统论。
3、所谓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
4、系统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首先是整体性,这是系统的最本质特征。整体性是指,系统作为整体,具有它的各个要素都不单独具有的性质和功能。也就是说,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是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也不能把系统的性质和功能还原为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是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而起作用的。
其次是结构的有序性。即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是有组织的,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这样才能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最后是内部结构趋向优化的特征。即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趋向于强化系统的整体功能。当若干要素相互联系结合为一个系统时,这些要素的功能也相互综合。这种综合可能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也可能小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这种综合只有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即朝着使整体功能优化的方向调整,系统才能存在和发展,否则系统难以继续存在。
5、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
第一,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离开部分就不存在整体。另一方面,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其原来的意义。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
第二,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按一定联系或关系结合在一起的,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优化的系统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第三,整体和部分相互作用。一方面,整体对部分起支配,、决定作用,协调各部分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各个部分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反作用于整体,部分的变化也会影响整体的变化。
5、系统论证实和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但它不能代替普遍联系的原理。一是因为系统论虽然具有跨学科的性质,但却不是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是属于具体科学。二是因为系统论只是深入研究了各种复杂联系中的一大类联系——系统整体与其各个部分的联系,世界上并不是所有联系都是系统联系。系统论不能取代辩证法,辩证法也不能取代系统论。我们应当把两者联系起来,使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