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形态及其更替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所特有的概念,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认识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它要求我们全面地、具体地、历史地分析社会。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是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变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和阶段,为我们科学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提供了一条基本的线索。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社会运动具有必然性、规律性,也就是说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及各种矛盾与外部各种因素、条件的相互作用,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主体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这是因为:主体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活动的前提,而可能性空间又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和其他既定条件所决定的。主体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前提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但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形态的更替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从纵向看,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更替;多样性是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地向前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还表现在横向上,即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特点。社会发展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表现出人类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和伟大创造。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则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社会发展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总趋势中的局部的“回复”和暂时的“倒退”。曲折前进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观察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绝不能掉以轻心。总之,社会主义的大曲折没有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认为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改革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形式,它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中,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经常出现的、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社会改革是走向社会革命的一个步骤,是革命的前提和准备;而在革命后,它又往往是巩固革命成果、完善社会制度、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和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的两种方法和手段,两者互相补充,共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改革是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是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