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1914阅读
  • 0回复

[分享]第三节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级别: 经院大学
发帖
833
铜板
2044
人品值
797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828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第三节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

  工业化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而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 课题。

  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2、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

  3、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

  4、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

  (三)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意义和方向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对现有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1、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对经济结构作不同的划分,比如按产业部门不同划分的产业结构,按所有制形式不同划分的所有制结构,按地区不同划分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按产品不同划分的产品结构,等等。其中,产业结构是比较重要的一种经济结构。

  2、产业结构的划分及其变化趋势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部门以及每一产业部门内的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产业结构也可以按不同的标准作不同的划分。比较通行的划分方法是将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划分为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或称第一次产业)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产业部门,通常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等部门,有些国家把采矿业也列入第一产业。按我国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在我国指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或称第二次产业)是以第一产业的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或精炼的产业部门,通常包括工业、建筑业等部门,有的国家把采矿业也列入第二产业。按我国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二产业在我国指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或称第三次产业)是指凡不列入第一、第二产业,不以生产实物产品为特征的所有部门,这通常指服务业。按我国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三产业在我国包括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科学研究、文化事业)、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国家机关、政党团体、社会团体、军队和警察)四个层次。

  产业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且这种变化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首先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产业迅速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并超过原来占优势的第一产业;其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现代化,第三产业又迅速发展起来,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并最终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变动的这种趋势是各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的一种规律性的现象。

  3、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意义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在我国目前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1)经济结构伴随经济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规律性现象。适时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经济结构变化规律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

  (2)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已进入了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按原有结构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经济,不仅产品没有市场,资源、环境也难以承受。因此必须在发展中调整结构,靠结构调整来求得国民经济更快速、更健康的持续发展。

  4、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方向

  今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可大致概括如下:

  (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

  (3)发展服务业,提高供给能力和水平。

  (4)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布局和结构。

  (6)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7)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

  二、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一)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可概括为“两个大局”的思想。1988年9月,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992年初,邓小平还指出:“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这里,邓小平明确指出,沿海和内地关系的实质是如何解决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

  邓小平的这个战略构想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条件,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

  1、意义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地区问的不平衡性,保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1)可以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2)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有利于地区问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实现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3)可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维护祖国统一。

  2、原则

  区域经济布局与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

  根据这一原则,各地区要在国家规划和产业政策指导下,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发展重点和优势产业,避免地区间的产业结构趋同化,促进各地经济在更高的起点上向前发展,积极推动地区优势互补、合理交换和经济联合。

  三、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一)正确看待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都取得很大发展,但东部地区发展比中西部地区更快一些,出现了地区差距扩大问题。对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问题,要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

  运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应该认识到,地区发展的差距是历史上形成的,是一定历史条件女的产物,带有一定的不可避免的性质,因而解决地区差距也需要一定的条件,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

  运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应该认识到,对地区差距不能只从某一个局部来看待,也不能只着眼当前,而应当既看到局部也要看到全局,既看到当前,也要看到今后和未来。也不能只看到地区差距的不利方面和负面影响,也应看到一定阶段一定条件下、地区差距所包含的积极的和有利的一面,要看到它未来的变化趋势和历史作用。

  综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应当是既看到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又要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地加以解决。

  (二)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等各类地区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各类地区间的互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2、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

  3、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

  5、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发展。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

  6、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要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

  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在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表现在:

  1、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人们所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农业。

  2、农业为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劳动力供给以及广阔的市场。我国工业原料的40%左右、轻工业原料的70%左右都来自于农业,大约2/3的轻工业品销往农村。

  3、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重要的出口商品来源和出口创汇项目,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资金积累。

  4、我国大多数人口在农村,且农业生产一直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农业生产能否稳定发展直接影响着总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稳定以及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速度。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农不富。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做好的主要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1)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2)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要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并不断完善增收减负政策,增加农民收入。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要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改善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4)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5)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要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

  (6)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要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要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要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

  (7)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财政用于“三农”投入的增量高于上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农村,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点要放在农业和农村。改革政府支农投资管理方式,整合支农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鼓励、支持金融组织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积极发展小额信贷,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

  (8)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1、意义

  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社会问题。我国目前农民收入水平过低、增长缓慢的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必将成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2、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4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了以下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具体措施:

  (1)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

  (2)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3)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

  (5)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

  (6)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7)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

  (8)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9)加强党对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增收政策落到实处。

  五、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一)意义

  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

  (二)措施

  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对临时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法定假日和安全保护等方面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要创造条件使之逐步转为城市居民,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要转为城市居民,城市政府要负责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特大城市要从调整产业结构的源头入手,形成用经济办法等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机制。

  2、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不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及有条件的建制镇,成为本地区集聚经济、人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中心。

  3、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规划城市规模与布局,要符合当地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力,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适应。加强城市水源地保护和供水设施建设。缺水城市要适度控制城市规模,禁止发展高耗水产业和建设高耗水景观。地下水超采城市要控制地下水开采,防止地面沉降。城市道路以及供排水、能源、环保、电信、有线电视等的建设,要破除部门和地方分割,在统一规划基础上协同建设,减少盲目填挖和拆建。加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危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保障拆迁户合法权益。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要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强化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管,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4、健全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模式。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

  六、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行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含义

  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前者强调增加投入,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后者强调改善投入产出关系,主要通过提高效率和效益来实现经济增长。

  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的必要性和意义表现在:

  (1)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我国经济发展同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和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并有利于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2)可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从根本上抑制需求过旺和成本攀升,有助于减少财政赤字,消除通货膨胀。

  (3)可以提高消费品质量和档次,增加消费品品种,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4)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活力。

  (5)可以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适应国内外竞争越来越依靠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的需要。

  3、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依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运行机制:一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二是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三是形成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四是形成有利于实现集约型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

  (二)经济效益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是指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与所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即投入和产出的比率。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用一定的投入去取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1、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征

  (1)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程度为基本依据。

  (2)要符合节约社会劳动时间的要求(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就是个别劳动时间要等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要把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考察。

  2、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

  经济效益低下是我国经济生活中诸多困难的症结所在。提高经济效益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1)可以缓解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短缺等矛盾。

  (2)能增加有效供给,缓解供需之间的矛盾,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可以加快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三)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速度、结构、效益、质量之间的关系。

  1、结构与速度。结构合理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结构与效益和质量。结构与经济效益和质量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3、速度与效益和质量。速度与效益和质量是辩证的统一。

  总之,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速度,结构、效益、质量之间的统一,真正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认证码:
验证问题:
10+5=?,请输入中文答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