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教育部承认高校扩招太急促 造成毕业生就业困境

作者:woaiwuxi113 2008-10-10 17:04 阅读:525

昨天上午,教育部在发布会上首次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据悉,今后高校扩招步伐将放缓,明年扩招幅度将不超过4%,后年不超过3%。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宋德民介绍,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了48%,其中,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9万人。
 
 
 
在大规模扩招的决定出台前,本来已经有一个扩招计划,即增扩普通高校22万人,但国务院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科技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决策。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2005年,全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比1998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当年全国普通高校(全日制)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十五”末期,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6800万人,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已达到世界第二。

  但当时的大发展也带来了高等学校办学资源的全面紧张,教学管理压力巨大,由此引发的另一些问题也接踵而来:扩大规模的辅助性政策和措施跟不上,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的约束成为高校稳定问题的新因素;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等。

  当年为什么要在临近高考的时候急迫作出这样的重大决定,在原计划扩招22万人的基础上,还要增加23万多人,使各类高等教育机构招生总规模超过270万人?为什么在当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定为7%的时候,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要从过去平均年递增9%提高到40%以上?

  专家认为,一是宏观社会需求,二是解决经济困境,三是走出“应试教育”怪圈。扩招政策的决策过程看起来似乎很短促,出台很仓促,但是,与此紧密相关的诸多问题早已经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决策部门综合研究的政策问题。这一政策的出台既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心血来潮。从近期看,它作为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措施之一,成为政治经济全局战略中的一部分,是教育主动适应的直接体现;从深层次看,它与当前我国宏观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跨世纪教育适应全球变革的必然反映。钟欣

  高校扩招争议不断

  负债引发2000亿元债务

  从1999年扩招开始卷入贷款风潮中的高等院校,2008年陆续迎来还款高峰。厦门大学教授邬大光的一项调研表明,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亿元—2500亿元。

  过去两年中,邬大光带领学生,发动各高校基建处、校办,甚至当校长的校友同学搜集了20多个省,过百家学校的数据。“如果加上未计算的项目,数字可能更大。”邬大光说,一是工程未付款,一些在建项目是基建单位先垫付的资金,几乎所有高校都有工程未付资金;二是校内集资,多是学校从教职员工那里的“高息揽储”;三是学校沉淀基金,比如未用的科研经费等。从2005年起,国家审计署在连续两年的审计报告中,都对高校债务风险提出警示。针对扩招问题,教育部门出台了三限(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政策。

  政策上的转向,使银行警觉,加速了对高校的贷款规模的收缩,个别学校出现了银行逼债的现象,一些大学开始通过土地置换筹资还贷。

  就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从零工资就业、名校生养猪论、港校报考热,到疯狂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技校回炉、教育部严查就业率造假,无不体现出知识型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由此,反思高校扩招的声音也逐渐升高。

  高校扩招已进入第9个年头。政府数据显示,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按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年内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而在2007年,高校毕业生已达到495万人。

  2006年100多万未就业大军,加上新增的82万毕业生,2007年的大学生就业“相当严峻”。经济学家胡鞍钢认为,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高失业所带来的挑战。

  有位应届毕业生提供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下联是“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横批“愿读服输”。对联的内容虽然夸张,但在一定层面上,却反映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最新评论

我要投稿 我要评论
认证码:
验证问题: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
限 50000 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