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六年的考研终于全部结束了。记得很久以前,刚开始决定考研的时候,就发过“宏愿”——等考上了北大一定要把自己的考研路上的喜怒哀乐和经验教训毫无保留的写出来,给后来人哪怕是一点点的指引。是时候了。 8 # BR\
正如题目所说的,我报考的是北大经济学院。 北大,在中国几乎是座神殿,无论这到底是不是对的。高考(高考新闻,高考说吧)的时候,只是因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与北大失之交臂。虽然大学四年读完以后,我并不后悔自己当初选择,但是北大仍然是心中不可磨灭的渴望。这份渴望,应该是毫不犹豫的报考北大的根源所在吧。 <8~c7kT'
北大经济类的研究生招生院系应该主要有三,经院,光华,经济中心。之所以要选择经院,我主要看中一下三点:第一,个人觉得经院更注重理论研究,少了许多现世中的喧嚣和浮躁。经院深厚的历史积淀所累积而成的那种学术氛围,是最吸引我的地方;第二,经院的招生让我看到了久违的北大的灵魂——兼容并包,附带彻底的公平。经院统一命题,统一录取,复试只是综合能力笔试,基本上杜绝了歧视和不公;第三,我来自农村。我父母都是农民,所以我比很多人都更了解农村,知道农村今天的生活,农民今天的处境,农业今天的背景。我确实渴望能够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将来去回报父母,以及像父母一样的农民,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经院很多老师本身就是在研究农村,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这三点有些务虚的成分,读者可以一笑了之,至于经院的就业,公费等等所谓实在的“好处”,相信你可以再随便一个考研论坛里都可以找到相关的信息。毋庸赘言。 <k3KCt
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本科读的是空间物理专业。科大是一所很不错的大学,很实在,而且大伙都很拼命,曾经流传的那句“不要命的上科大”,今天的科大仍然可以找到它最好的注解。四年本科,有了一个很好的数理基础,这与科大的特色分不开。和很多人一样,大学四年自己一直很朦胧,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样走向怎样的将来。科大的出国率很高,所以大一大二基本上在拷贝师兄师姐走过的路,考G考托,拿好成绩,争取得到国外牛校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可是事与愿违,因为根本没把托福考试当作一回事,结果没有达到六百分。那是大三的暑假,带着再次准备托福考试的沮丧心情,报名参加了具有“科大特色”的“大学生研究计划”,在北京中科院空间中心进行两个月的见习研究。应该感谢那两个月枯燥乏味略显沉闷的所谓“研究计划”,正是这两个月让我彻底对物理研究丧失了信心,也使我真正的认识到这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同样是又一个沉闷的下午,我去了趟北大。未名湖很漂亮,即使偶有风沙起。北大很大,逛了许久,腿已酸痛,却硬是找不到出校的门。说实话,那天下午,久违的考取北大的想法开始在心中酝酿。回到实验室,开始搜寻北大的考研信息,并连续几天泡在各种考研论坛里,从那时候,开始了解了北大,开始了解了北大经院。正如你们所了解的,我选择了经院,开始把自己的未来与经院相关联。有必要说明的是,对于经济的兴趣,在高三时候便有,而且高考被科大录取的专业也是商学院,但是在“理工横行”的科大,商院似乎被边缘化了,所以才为了出国方便转换了专业进入了空间物理专业。正式决定报考北大经院以后,便开始在考研论坛上联系购买经院的笔记及试题,购买参考书等等,等一切都准备好的时候,暑假已经结束了。 ^:$ShbX"P
现在开始说考研。暑假的两个月我没有正式的准备考研,只是在后期基本买齐了考研所需要的各种参考资料。九月一日,我第一次坐在教室里准备考研。应该介绍一下此时我的境况。虽说对经济一直都有兴趣,可是基本没有看过经济学书籍,即使有也是科普性质的读物,与正儿八经的考试无关;没有参加任何考研辅导班,公共课也罢,专业课也罢;没有看过考研公共课的任何资料,更别谈做题——基本上对于考研,对于经济学专业考试是一片空白。而且,我们大四上学期竟然还安排了五门专业课程,而且都是真刀真枪的,其中几个老师每节课都点名,逃课基本无门;最疼我的爷爷在九月中旬去世,拿两个星期是带着悲伤的心情坚持把自己按在二教的座位上;十月的时候,阑尾炎动了手术,休整了一个多星期……严格的算起来,自我正式开始准备考研,到我参加考试,前后大概三个月。很多时候,我真的不相信自己可以坚持到底,也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可以实现心中的理想,但是一切都没有阻止我前进,所以今天我可以很自豪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成功。而且,我并不优秀,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很迟钝。既然这样的我都可以在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里,走进北大,而且是竞争相对更加激烈的经济学院,所以,你更加应该拥有自信。关于我的考研中的经验和教训我把它归纳为以下几点: f/z]kfgw
(一)考研的心态 hVyeHbx
如果你没有自己的真实兴趣,考研只是跟班走,随潮流,那你可以放弃考研了。我想考研本身是一项事业,需要真实的兴趣去栽培,否则漫漫考研路上,你不会有动力和毅力去坚持的。用我和几个研友的真实经历的概括开始吧:只要真实的付出了努力,结果都还不错。诸多考研论坛上总是有很多帖子,说自己是如何的努力如何的艰辛,可是还是失败了。我只是想问他们,你真的如你所说的那样付出了真实的艰辛和努力么?我不想评论所谓“艰辛”和“努力”应该怎样去衡量,我之简单的说我的真实备考经历:没有午休,一杯咖啡换取宝贵的中午两个小时;没有懒觉,七点准时起床,八点以前必须坐在教室;晚上的时间最长,也最宝贵,我基本上是从吃完晚饭的五点半开始,在教室一直坐到晚上十点四十,中间休息的时间就是上厕所的时间。也许你会问我效率怎么样。这也是我为什么强调兴趣和志向所在的原因。因为北大,因为经济,所以我总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即使这样,当题目不会的时候,当细节不清晰的时候,我仍然很想逃跑,很想休息,可是当我试图跨出二教逃逸的时候,总有无形的力量把我拉扯回到座位上。一开始可能逼迫着自己去盯着书本,可是半个小时以后,我会再次找到坚持的信心和力量。我最喜欢告诉自己:只要努力了,就不会后悔。我几乎每天都会在草稿纸上写上很多遍这句话。很感谢我的前女友,这句话是她在我考研的时候经常鼓励我的,每次听她说这句话都会很舒服。:)也许要求每个考研的人都像我一样,不太可能,因为很多人比我需要的睡眠时间要“多得多”。但不管怎么样,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关键的是,一旦坐在教室里,就心无旁骛,全神贯注。而且,对于那些准备考研的时间很充足的朋友而言,大可不必如我这般,确实,如果只顾着更多的时间,忽略了自己的“头脑清醒度”的种种考研失败的例子在我周围也是数见不鲜。制定了计划,脚踏实地的努力,不会有问题的。要记住,考研不过如此。 OI0@lSAo<
(二)经院的考研参考书 %qqCpg4
北大考研的特色就是,基本上没有参考书。而历年考研的题目基本上来自自己的课堂笔记。经院把这一点更是发挥到了极致。话说回来,她自己的笔记确实不错,比起许多所谓的经典教材,它们对于理论的剖析更为深入,对现象的分析也更为现实。特别是张延老师的宏观经济学讲义,很多知识点都被她分析的入木三分。至于初试的微观,宏观以及政治经济学,在考研论坛上早就有人贴过了,不再赘述。只是谈谈我个人复习中的心得体会。我走过不少弯路,像多恩布什的厚厚的一本宏观经济学,我也仔细看了两遍,对于初试确实实做了无用功。(不过无心插柳,这本书上很多知识点对于复试的准备确实大有帮助!所以在准备初试的时候,如果时间充足的的话,建议看看。)对于政治经济学,我想要博采众长,资本主义部分有两本书,一个就是吴树青任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还有一本就是宋涛主编人大出版社的《政治经济学教程》,两本书互相补充,应该问题不大。社会主义部分,需要看的部分就更多了,我已经记不清自己看过那些了,反正在图书馆看到的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的书籍,我基本都没有放过,当然不是详细的看,有选择的,把上面某些部分分析的很好的地方做好笔记,的确,该记忆的还是得背诵,毕竟自己的话写出来即使意思差不多,但与教材的写法给人的感受绝对不一样。:)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复习,带着真题去复习!把真题按考察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当复习到某个知识点时,想想真题有没有考过,如果考过了,怎么去做答;如果没有考过,就问自己有没有可能考到?考到了由该如何做答?这样带着真题去复习,思考。社会主义部分确实很散,但散有散的好处。----无论它怎么出题,总可以扯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部分,在睹老师的书前半部分基本涉及到了,比如公有制的理论,分配理论等,而所有制改革和国企改革在刘老师的论文集里分析的很透彻。 最后,关注热点问题就基本OK了。还要联系公共课的政治一起联合复习。社会主义部分很容易联系当前的热点问题,而这又是时事政治的部分,而且政治理论考试中的政治经济学本身就是一种重复,所以二者割裂不得。这里面更需要强调自己的悟性了。 uzb|yV'B
总而言之,个人觉得初试复习的核心参考资料如下:
n gJ{az
历年的真题 pm9sI4S
张元鹏的微观经济学 zrA3bWs
张延的宏观经济学讲义和笔记 Ya~Th)'>q
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Bx)!I]gi_
关于索罗模型的题解 +_ 8BJ
戴维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的第一章 3QXsr<
吴树青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 zXUB6.
e
刘伟老师的论文集 U:@tdH+A7
睹国余老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yzl}!& E
崔建华老师的政治经济学笔记和教材 f fI=Bt]t
这几本资料是必须有的,我认为是复习的核心,不妨称之为“纲”! ,+Ocb-*
政治经济学的复习,主要是反复的看书,啃资料。 历年的真题,要经常在脑海里构思如何做答,如何安排答题的逻辑顺序,这就是平时的工夫了。自己要经常的总结政经的复习,勤于归纳,总结,然后自己模仿真题出考题考察自己的记忆效果和思维能力;微观经济学的复习,要把张元鹏的书啃透,不能有任何死角,尤其是书上的图形。另外刘文忻的书和笔记也是很重要的参考资料,不可放过。至于很多朋友感觉比较棘手的博弈论那一块,我觉得可以参考一下张维迎的博弈论那本书。另外,微观的复习还是不能少了做题的。中国石油出版社的微观经济学名校考研题很有参考价值,尽管上面很多题目的解答都存在问题,还有就是张元鹏那本书的课后习题,要是有答案当然最好了,没有答案也应该尝试着多做练习;宏观经济学的复习,牢牢把握两份资料,张延的那份讲义要反复的看,包括上面的所有图形,直到自己几乎可以把上面许多推导过程可以默写过来为止。另一个就是关于经济增长索罗模型的那本习题集和答案,已经有几年都直接考上面的原题了。如果作为了解需要的话,可以看看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但仅供参考,没有考试价值。
%S`Wu|y
(三)复试 EqBTN07dZS
我已经说过,经院的复试是绝对公平的,不存在人为的因素。复试是综合考试,四门课,包括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以及财政学。借着自己的切身经历,只想强调两点:第一,一定要买到最新的各科的课堂笔记,这是成败关键。我的资料并不全,感觉有点亏,但基本上还是有的,所以也就过关了;第二,复试的内容并不难,只是题量有些大,时间有点紧。对于本可是本专业的同学而言,等成绩公布以后再准备绝对不晚,即使对于那些跨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我,这四门课我完全在三月五号公布成绩以后开始准备到二十六号考试,只有二十天,结果还不错,考虑到我的复试资料很不全。自信很重要,前提是认真的汗水。 M%$ITE
复试的核心资料我也总结了一下: 9Y:.v@:}0
历年的真题 g/FT6+&T.
货币银行学, 吴有昌 易纲,上海人民出版社(货币银行学应该以课堂笔记为主复习。) k|RY;
8_
国际金融, 吕随启, 北大出版社 ,*9gy$
国际贸易实务, 李权, 北大出版社 yW*,Llb5
当代西方财政学, 刘宇飞, 北大出版社 t@ri`?0w
财政学, 刘怡, 北大出版社 eu]qgtg~U
当然,复试的复习还应该特别强调各科的课堂笔记,我这也抄录了一个朋友给我发过来的她买的笔记目录,我觉得很全。另外,我不是说这些笔记都必须有,只是说,有的话会更好。而且,虽然适当的比较和权衡很关键,但有时候不要太在乎现在花了多少钱去买资料。要知道必要的投资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的确,资料很多很杂,但是教材和笔记之间甚至笔记之间有大量重复的地方,所以要相互补充,取长补短: OrL4G
`O
1. 1996—2005综合考试原题及答案(此部分即为现在复试的四门课的试题) #N|JC d_
2. 国际贸易课堂笔记;(李权) J0f!+]~G3
3. 国际贸易讲义(李权) hAds15 %C
4. 国际贸易复习指导及题库 NBBR>3nt
5. 国际金融课堂笔记(吕随启) f8UJ3vB
6 国际金融讲义(王曙光) `H9+]TWj<
7. 国际金融复习指导,题库及答案 .qf~t/o
8. 财政学课堂笔记;(刘怡) x
<aR|r
9. 财政学讲义(刘怡) A|4
3W=
10. 财政学复习指导,题库及答案 (["V( $
11. 货币银行学笔记(刘宇飞) ugj I$u
12 货币银行学授课纲要(刘宇飞) 0k_3]Li=(
13. 货币银行学讲义(刘宇飞) ~PAI0+*"q
14 货币银行学讲义(易纲) \QG2V$
15 《货币银行》易纲,吴有昌版教材书后习题全部答案 +~:OUR*>
16. 货币银行学复习指导,题库及答案 .h/2-pQ>
(四)关于公共课的复习 ePR9r}
也许,这门课的复习我是没有太多发言权的,正如太多的朋友所说的,我的数理和英语基础,是我这么短时间考上北大的关键。:)但还是有很多朋友问起我所用的参考书和复习方法。数学四其实不难,当然做大量的模拟题还是很重要的。历年的真题,双李的模拟题,陈文登的复习指南以及模拟题,我还做过合肥工业大学的模拟题,感觉不错。英语的复习,我还是觉得单词是最重要的,虽然我从来没有重视过,但终究有些后悔。朱泰琪的辅导书据说不错。另外,我强烈建议那些英语基础不是很好的朋友们,每天早上要利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放声读读单词和英文课文。比如新概念英语三四等,还有疯狂英语等。英语考试,归根结底还是语言考试,而任何一个语言考试,都考的是语感。 6Hy_7\$(-
写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了。仓促之间完成的,可能有些拖沓,敬请读到的人见谅。最后,应该真诚的感谢一些人和事。最应该感谢的是我唠叨不休的奶奶,几乎走访了我家周围的所有的庙堂和祖坟,不停的在为我许愿祈祷,祝愿我可以考上:);谢谢爸爸妈妈,他们仍然一如既往的支撑着我的灵魂和信念,也支撑着我的钱包:);还要感谢我曾经深爱的女朋友,虽然一直磕磕碰碰,但那都是我的不好,即使现在分手已经无法挽回,但还是衷心的感谢她在我考研途中给与我的鼓励和关怀;感谢我的室友,忘不了熄灯后卧谈时给与我的鼓励和鞭策……感谢所有的人,真的。 CQmozh-
文章来源:中国考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