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2
-
- 注册时间2005-10-16
- 最后登录2012-01-01
- 在线时间3141小时
-
- 发帖5692
- 搜Ta的帖子
- 精华
4
- 铜板103378
- 人品值1520
- 贡献值26
- 交易币0
- 好评度5373
- 信誉值0
- 金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5692
- 铜板
- 103378
- 人品值
- 1520
- 贡献值
- 26
- 交易币
- 0
- 好评度
- 5373
- 信誉值
- 0
- 金币
- 0
- 所在楼道
|
li\hH d5
Vin d\yvM
SE{$a3`UzP s,ZJ?[/ u D_|/ ( PL<q|y 茶叶的故乡在我国云南省与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国的接壤地带。那儿至今仍有几棵千年茶树,其中树龄最长的有1700年,堪称茶树之王。 最初人们喝的是绿茶,(公元1世纪)中国发明了蒸制茶叶的方法。公元8世纪,也就是奈良时代(天平文化)绿茶传入了日本。根据日本《茶经详说》,729年,圣武天皇在宫中召集僧侣百人念《般若经》,第2天赠茶犒劳众僧。在《茶道入门》中记载道,749年,孝谦天皇在奈良东大寺召集五千僧侣在佛前诵经,事毕以茶犒赏,当时的茶是由遣隋使、遣唐使带回来的,非常珍贵。因此,能得到天皇以茶犒赏的仪式也就非同一般了。当时的茶主要作药用。平安时代,日本高僧永忠、最澄、空海先后将中国茶种带回日本播种,并传授中国的茶礼和茶俗。到了镰仓时代,日本兴起品茶风,带头人是曾经留学中国的禅师荣西。1191年,他亲自种茶,还把茶种送给京都高僧明惠上人,明惠把茶种种在栂尾山上,后来这成为日本闻名遐迩的“栂尾茶”。荣西研究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写出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他认为“饮茶可以清心,脱俗,明目,长寿,使人高尚”。他把此书献给镰仓幕府,上层阶级开始爱好饮茶,随后,日本举国上下都盛行饮茶之风。 X""<5s'0 *iS<]y N. 3
x[%: nm66U4.@ >1xlP/4jx
9}t2OJS*h" 茶道的目的不是为了饮茶止渴,也不是为了鉴别茶质的优劣。而是通过复杂的程序和仪式,达到追求幽静,陶冶情操,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正如桑田中亲所说:“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日本的茶室一直到今天依然保持小巧玲珑的设计风格,茶室壁上挂着古朴的书画,室内插有鲜花,显得高雅幽静。几张干净的“榻榻米”上除了放上茶道中必需的几件茶具以外,不会放入任何一件多余的东西。这一切都为了显出朴素、清寂之美。在整个茶会操作过程中,茶人与茶客,茶客与茶客之间很少交流,只用眼睛和心去体会茶道的真正精神----清静典雅、朴素简洁、优雅无华。 z=vfP% +](^gaDw<L ? e%Pvy<i o
<8L,u(U 悬壶高冲意在扬香 /r Zj= & :x_ LJYFz=p"
ge?1ez2 o6 春风拂面实为刮沫温茶 LnvC{#TFO '~%1p_0dq TIlcdpwXf
>f4H<V- e?3 S0} 若琛出浴也叫洗茶 洗茶的水也可以洗杯 若琛是清初发明小瓯杯的江西人,以其名代指小茶杯。 Xm*gH, ' Zz=+?L =yOIP@ JadXd K=gE " GkBX wz31e!/ 如果是茶壶泡茶, 还有: j%Y`2Ra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i,M<}e1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q5YgKz?IC 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面,又提高壶温。 z%(m:/N70 在盖杯泡茶里面就省了这些手续 :) WE 'afxgV !]7Z),s 第一泡茶迅速洗茶,用滚烫的茶水洗涤茶具,意在消毒,所用器件要求不能沾手,以免手上汗水玷污茶具。 D`,W1Z# 4a00-y='
]re1$W#* 鉴赏色香强调茶品 在茶艺表演里还有: F]@vmzr 游山玩水:将茶壶底沿茶盘边缘旋转一圈, 以括去壶底之水,防其滴入杯中。 Ey A}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j?dQ.U;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rR&; 2 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fI;6!M#
$(K[W} 这些是茶壶和闻香杯才有的。 lX/s Q q+5g+9
K[PH#dF5,x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两道省略合并为观音显灵, 意为铁观音茶汤已经泡好,可以通过过滤网倒入公道杯,进入喝茶程序。 <xOXuve
,<0R'R 茶艺表演中还有 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 开始品茶味。 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 d}j%.JJK 品啜甘露:细致地品尝。 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 令略音韵:即慢慢地领悟铁观音茶的韵味。 @
U
xO! 敬献茶点:奉上品茶之点心。 自斟慢饮: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q ?mO 听曲赏舞:三五朋友品茶则呤诗唱和、谈古论今。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有些纯属艺术夸张,于茶本身的滋味无关,但随着生活好过了,欣赏表演也属于业余消遣。 NK;%c-r0v7 听潺潺水声, RTHD2 闻嘤嘤鸟语, \]dx;,T 品悠悠香茗, X|fl_4NC> 抒淡淡情思. 5RXZ$/
c1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