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 导论
1.本章在学科中的地位
本章是导论部分,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非重点学科,近年来命题的频率极低,对其它以后各章具有指导意义。
2.重点难点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3.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重点把握两个问题: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这里要理解什么是社会生产关系,它的范围和层次,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来研究社会生产关系。
(2)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要结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原理认真分析现实问题。
这两个问题要贯穿于后面各章的复习过程中。
4.考试预测
本章过去很少出题,由于知识点少,又和哲学原理部分的内容有交叉,因此,2008年命题的机会也较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1.本章在学科中的地位
本章基础性的一章。本章所阐明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也是剖析资主义经济的基础,而且近年来理论界在劳动价值论方面有重大突破,因此,这一章在本学科占重要地位,是学习本学科的出发点。
2.重点难点
(1)社会经济变革的一般规律。
(2)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3)自然经济与商品的基本特征。
(4)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5)商品的价值量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6)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7)纸币和信用货币。
(8)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及市场机制。
(9)深化对创造价值劳动的研究和认识。
3.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章知识点比较多,特别是基本名词概念多,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严谨,比较抽象,需要运用抽象思维方法,在理解的基本上进行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2)商品价值量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复习中的一个难点,注意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3)掌握货币的职能要注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进行认识。
(4)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实现问题要注意与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市场体系、市场机制与价值形成机制等问题联系起来综合复习。
(5)货币流通规律及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有关问题,对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也是适用的
(6)要把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价格、生产价格、垄断价格这六个概念联系起来,比较着进行复习,掌握内涵及内在联系。
(7)要把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劳动、劳动力这几组区分开。
(8)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深化对创造价值劳动的研究和认识”这几个知识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命题的可能性很大,并且可以命制分析题。
4.考试预测
2008年本章命题的几率极大,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发展阶段
1.本章在学科中的地位
这一章阐述的三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这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理解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钥匙,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另外,本章所考查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割。这一“总过程”不仅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是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不仅是产业资本运动的总过程,而且是各种资本,包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运动的总过程;进一步说,它更是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剥削集团瓜分剩余价值的总过程。因此,这一章所阐述的“就是剩余价值的分配规律”。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的内容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重大发展。
2.重点难点
(1)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
(2)劳动力成为商品
(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4)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及其相互关系数。
(5)资本主义工资。
(6)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
(7)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8)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9)商业资本、商业利润和资本主义商业形式。
(10)借贷资本、利息和利息率。
(11)股份资本和股息。
(12)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形式和土地价格。
(13)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实质。
(1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关于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问题。
(1)复习时要紧紧围绕剩余价值生产这个中心展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说明了资本如何占有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工资理论是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继续和补充,它揭露了工资形式是怎么样掩盖剩余价值的剥削的;资本积累理论进一步研究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资本,资本积累过程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也就是扩大对剩余价值剥削的过程。由此可以围绕剩余价值生产理出一条主线,即前提 过程 提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揭露工资形式掩盖剥削) 再生产(扩大剥削的过程)。
(2)注意与第二章的联系。要运用劳动二重性原理具体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说明资本家如何占有剩余价值。
(3)掌握资本的本质,注意有关资本的几组要领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及借贷资本等。弄清资本划(区)分的依据、内涵、职能、意义等问题。并注意结合实际。
(4)复习资本集中时,注意结合股份公司,这地认识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关系的调整有指导意义,同时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也有启示作用。
(5)注意弄清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三者之间,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三者之间劳动力、劳动与资本主义工资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关于剩余价值的分割问题。
(1)主要是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分析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发展的具体形式,以及探索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到现象,理论分析一步步接近于资本主义的现实。
(2)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以产业资本整体来研究对象,考察了“四个转化”的客观必然性,提示了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产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一般规律,从而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劳动价值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3)重点掌握四个转化,即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正确认识这些转化形式是如何一步一步掩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本质的。
(4)注意弄清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是最易混淆的一系列概念和范畴,也是易出题的知识点。
(5)在股份资本和股息理论中,要掌握股份公司的性质,其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性,股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的作用,并且还要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股份公司理论与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股份制的论述和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联系起来,考查其现实指导意义。
第三,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问题。
(1)这一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可以说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特征的分析,即分析它的根本经济特征——垄断资本的统治,这正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标志。复习时,要在一般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意掌握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出现 的一系列新现象、新问题和新内容。
(2)注意与前几个问题的联系和区别。前面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分析,即以资本和剩余价值为主线。在那里,围绕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而展开的许多基本原理,对现代资本主义仍是适用的。但是,还应注意这一内容阐述的原理与前面的区别。如在价值决定问题上,考生应注意“价值一生产价格垄断价值”的发展脉络。
(3)垄断价格的性质和垄断价值规律的关系一定要掌握,在复习垄断价格时,要把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规律,生产价格条件下的价值规律,垄断价格条件下的价值规律联系起来复习。
4.考试预测
本章几乎每年都有题,旦易混淆的概念较多,这些概念的区分是考试的重要命题线索,预计题型主要是选择题,但考分析题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复习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