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体温计上的显示刚过38℃,就会如临大敌,急着想法子降温。其实,对因受寒而致发烧的表热者,这完全没有必要。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产生的一种正常应激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
表热大多是风寒、风热、暑湿等外邪引起的,多有发热、怕冷等症状。入夏以后,人的毛孔原本就比其他季节张开得大,今年天气炎热,人们更容易贪凉,或者将空调开得过低,或者整夜地吹电风扇,这样会使毛孔突然闭塞,体热排不出去,郁于体内而发热。
在护理此类患者时,汤药宜热服或温服,服药后应鼓励病人进少量热水或热稀粥,可以稍加些衣被,以助出汗。但最好不要特意降温,否则汗出得太过,容易伤津耗气。同时要注意,出汗后应及时擦干,换掉衣服,注意避风。
至于里热,通常是某些基础病的伴随症状,需要患者结合以往病史,找医生做进一步诊断。不过,这类患者有时可能出现大热、大渴、大汗、神志昏迷等,此时应按热者凉之的原则来治疗,避免危重情况出现。可用湿毛巾、酒精擦浴,冰袋降温,但切忌刚发热或者体温仅在38℃以下就使用解热镇痛剂。
此外,里热患者,夏天发烧不要捂汗,也别吹空调;多喝水对病情绝对有好处,但最好以温水为主。降温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病人的体温和病情变化。一旦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脉转细弱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降温,给患者盖上被子,并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