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了篇文章,觉得很不错,抄在下面。因原文没注明作者,在这也不知道作者是谁了。 ^[!LU
'xhX\?mD
>{V]q*[/;Q
编程概述 m;k' j@:
UfXqcyY(
编程术可以看作实用魔法的一个分支。编程魔法师用时间和精力做祭品,与生活在计算机中的精灵订立契约,以换取驾驭代码的能力。 <Xv]Ih?@f`
---fmddlmyy hK?uGt
d?
^~?VD
要提高编程水平,唯有多看多写。这篇文章看似经验之谈,实质还是灌水。本次灌水,拟定了以下几个主题: v:eVK!O
B]#0]-ua
§ 编程概述 cW%F%:b
\ c9EE-
§ 软件开发中的方法论 VQ2)qJ#l
weKwBw
§ 编程实践 xrS;06$
58{6k J@
§ 嵌入式编程的特点 XzkC ]e'
slXk <
编程概述 g#W )EXUR
v~9PS2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讨论 “ 什么是编程 ” ,或者 “ 什么是编程的本质问题 ” 。这些讨论并不是要得出什么定义,我们实际上是在表述各种编程思想,以期加深对编程的理解。 >}Za)
O$<kWSC
1 编程不是艺术 BNnGtVAbZ
R=xT \i{4h
我们的世界是模糊的、连续的、不精确的,但软件是精确、离散的、形式化的,这就注定了软件不能完全描述现实世界。因此我们需要知道描述哪些部分,忽略哪些部分,这就是软件的本质问题。 S!0<aFh
--- Tom Demarco fU8 &fo%ER
ZU5hHah.t
编程不是艺术。编程不追求完美,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7jvf:#\LtL
}]'Z~5T
和艺术上的 “ 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 相反,编程甚至不能忍受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它要求问题被表述成可编译、可运行的代码,文字和图表只是辅助交流的工具。 ['Hl$2 j
0PjWfM8%
每个程序员有两个面具:职业的和专业的。戴上职业面具后,程序员会用能找到的最好用的工具,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在合理的成本内解决问题中必须解决的部分。 k& 2U&
-$>R;L
而戴上专业面具的程序员,会不厌其烦地学习各种编程知识(很多都不是职业需要的),积累经验值,吸收可复用的模式和思想。他们会用大量时间去理解程序的表象和 CPU 的汇编代码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有着探索未知领域和练功升级的强烈欲望。 LY-fp+
QQj)"XJ29
他们在不断接近技艺的完美,而这个技艺本身是以不谈完美、但求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努力,而这些努力的驱动力是好奇心和进取心。如同《魔法学徒》中描述的魔法师,一个魔法师所追求的东西只有志趣相投的魔法师才能理解,而不管他们出于哪个阵营。了解事物真相本身带来的满足就可以作为一切努力的回报, ?v\A&d
IR(qjm\V
2 控制复杂性 mY+Jju1
km|;T!
任何一个正在构建大型系统的人,天天面对的中心议题就是:如何剔除不必要的、人为的、自找的复杂部分,并控制好剩下的,无可逃避的复杂性。 ] K3^0S/
--- Betrand Meyer /q0[T{Wz$
M|w;7P}
编程可以被看成一种管理工作,管理的对象是代码,控制的对象是代码的复杂性。 ]%!:'#
(3C::B=
中国的传统思维比较喜欢谈本质,追求一种称作 “ 道 ” 的东西。而在编程上,表象和本质同样重要。所有程序说到底不过是一些汇编语句的组合,但了解这个本质在大多数场合都不能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L11?{ K
nRzD[3I
写代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当代码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对代码自身的控制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数量改变了本质。 hQv~C4Wfrf
79^Y^.D
管理的要诀是削弱、孤立被管理的对象, “ 使民无知 ” , “ 使民 ”“ 鸡犬之声相闻 ” 却 “ 至老死 ” 而 “ 不相往来 ” 。每个被管理的对象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前提下,对其它对象的了解应当尽可能少。通过尽量降低对象间的耦合程度来控制复杂性。 _8v8qT}O~4
N`h, 2!(j
只有有效地控制复杂性,我们才能使用越来越大的信息块,驾驭越来越多的代码,用这些 0 和 1 的操作去实现前人没有,甚至无法完成的工作。
:?S1#d_
V>>"nf,YO
3 复用 ;`p+Vs8C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