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了篇文章,觉得很不错,抄在下面。因原文没注明作者,在这也不知道作者是谁了。 >e!J(4.-
{BlTLAKm
<y?+xZM]#|
编程概述 -I{op
wd
&PPnI(s^K
编程术可以看作实用魔法的一个分支。编程魔法师用时间和精力做祭品,与生活在计算机中的精灵订立契约,以换取驾驭代码的能力。 gWHY7rv
---fmddlmyy 8US35t:M
~Zsj@d
要提高编程水平,唯有多看多写。这篇文章看似经验之谈,实质还是灌水。本次灌水,拟定了以下几个主题: $DH/
BD]J/o
§ 编程概述 z#RwgSPw6
MX~h>v3_R4
§ 软件开发中的方法论 {G=> WAXo
'KmM%tN
§ 编程实践 7|=SZ+g
]uhG&:
}
§ 嵌入式编程的特点 $xW9))
0(c,J$I]Z!
编程概述 &kdW(;`
G$YF0Nc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讨论 “ 什么是编程 ” ,或者 “ 什么是编程的本质问题 ” 。这些讨论并不是要得出什么定义,我们实际上是在表述各种编程思想,以期加深对编程的理解。 NUnwf
h
qDGx(d
1 编程不是艺术 NblPVxS
8Q/cJ+&
我们的世界是模糊的、连续的、不精确的,但软件是精确、离散的、形式化的,这就注定了软件不能完全描述现实世界。因此我们需要知道描述哪些部分,忽略哪些部分,这就是软件的本质问题。 4?@5JpC9VA
--- Tom Demarco H8"RdKwg?
g&/lyQ+G
编程不是艺术。编程不追求完美,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8qRdI9
RQ|K?^k
v
和艺术上的 “ 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 相反,编程甚至不能忍受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它要求问题被表述成可编译、可运行的代码,文字和图表只是辅助交流的工具。 a?Fz&BE
1y[~xxgE
每个程序员有两个面具:职业的和专业的。戴上职业面具后,程序员会用能找到的最好用的工具,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在合理的成本内解决问题中必须解决的部分。 R|Bi%q|4P
N@0/=B[n
而戴上专业面具的程序员,会不厌其烦地学习各种编程知识(很多都不是职业需要的),积累经验值,吸收可复用的模式和思想。他们会用大量时间去理解程序的表象和 CPU 的汇编代码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有着探索未知领域和练功升级的强烈欲望。 c%G~HOE=B
uq6>K/~D
他们在不断接近技艺的完美,而这个技艺本身是以不谈完美、但求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努力,而这些努力的驱动力是好奇心和进取心。如同《魔法学徒》中描述的魔法师,一个魔法师所追求的东西只有志趣相投的魔法师才能理解,而不管他们出于哪个阵营。了解事物真相本身带来的满足就可以作为一切努力的回报, '`}D+IQ(j
sifjmNP
2 控制复杂性 M GC=L .
9Q(Lnu
任何一个正在构建大型系统的人,天天面对的中心议题就是:如何剔除不必要的、人为的、自找的复杂部分,并控制好剩下的,无可逃避的复杂性。 %}b
--- Betrand Meyer vB7]L9=@"
w`boQ_Ir
编程可以被看成一种管理工作,管理的对象是代码,控制的对象是代码的复杂性。 Y_$!XIJ4
)LG!"~qiz
中国的传统思维比较喜欢谈本质,追求一种称作 “ 道 ” 的东西。而在编程上,表象和本质同样重要。所有程序说到底不过是一些汇编语句的组合,但了解这个本质在大多数场合都不能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 5`^@zx
zLr:zf l
写代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当代码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对代码自身的控制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数量改变了本质。 ~yN>9f U
b6e2a/x
管理的要诀是削弱、孤立被管理的对象, “ 使民无知 ” , “ 使民 ”“ 鸡犬之声相闻 ” 却 “ 至老死 ” 而 “ 不相往来 ” 。每个被管理的对象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前提下,对其它对象的了解应当尽可能少。通过尽量降低对象间的耦合程度来控制复杂性。 HHyN\
<AVWT+,
只有有效地控制复杂性,我们才能使用越来越大的信息块,驾驭越来越多的代码,用这些 0 和 1 的操作去实现前人没有,甚至无法完成的工作。 pPs TgGai
a)Ht(*/B
3 复用 hHMp=8J7
h{yh}04P1
编程技艺的核心是代码的复用。复用已有的知识是积累、提高的前提,否则就会像谁谁谁那样每天推石头上山,而不能累进。在上帝看来,重复是一种惩罚的手段。 )sIzBC
{nZP4jze
编程这个职业知识更新比较快,可以学习的东西也很多。有些人觉得累,但有些人却觉得其乐无穷,觉得从事这个职业是很幸运的事情。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