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揭示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含两层含义:
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各个方面的一系列特征无不表明了这一点。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偏离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无论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看,还是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来看,我国都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不小的差距,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其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阶段而不是超越这个阶段。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上述这九个方面,第一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总概括,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它七条则是总体特征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具体化。他们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指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原因
1、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2、这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
3、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
(二)初级阶段与小康社会
现在,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表现在:
(一)它第一次在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
(二)它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三)它有助于我们正确清醒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阶段,避免在这个问题上出现“左”或右的错误倾向。
(四)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社会主义阶段,贯穿始终的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我们党确立其基本路线的主要依据。只有正确认识和判断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找到我们的工作中心,才能正确确定现阶段的中心任务、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的内容可简要概括为“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二、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存在着辨证统一的关系。
(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之所以说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因为:
1、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治制度、由谁来领导、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等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则问题,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关系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命运。
2、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具体表现在:
1、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
2、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两个基本点高度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根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这种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政策的重新选择,是体制的重新构建,而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
2、这种改革会引起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甚至人们观念的深刻变化。
3、这种改革的任务是为生产力的发展清除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从改革所涉及到的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看,从改革所引起的这三个方面内容变化的广度和深度来看,这种改革与一场革命并无二致。因此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其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而一定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原来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会变得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这就要求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改革,以求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障碍,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状况存在于社会主义的全过程。通过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使社会主义社会始终处于变革前进之中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理解这一点,应从以下三方面把握:
1、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的目的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改革的性质也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因此,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二)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稳定是改革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都没有保证。
从上述对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的认识出发,我们党确定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必须坚持这一方针,处理好改革、方针和稳定的关系。
党的十五大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什么是、如何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内容。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其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