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来这样一种声音:到底那本参考书值得一用? 1Z 0Qkd(
其实,这个问题对于自己本身来说并不是一个难以取舍的问题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参加考试两次了,每次都有自己不同的认识。第一次是在2004年,那年决定的,很茫然。那年工作压力很大,经常出差,对于自己来说当时的工作不再有什么挑战性,经常是烦人的重复。那样的环境下,面临着许多选择。一是换份工作,去个更好的单位或城市,身边的同事有这样做的,而且现在都很不错;二是继续带着学些过硬的本领,等待机遇的到来;再就是考研继续深造,真正学点自己喜欢从事的东西。考虑再三,更确切地说是犹豫再三,依然决定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很艰难,英语大学没学过(很少去听课),数学下册根本没学到,当时我们是自己学校自编教材。 :PV3J0pB~
决心下了,在2004年5月1日劳动节前后就决定专职考研了,第一次嘛,所以首先更多是听别人介绍,然后自己去网上或书店亲自去了解去体会。政治用的是《任茹芬系列》,感觉还不错,毕竟是自己选择的,当时口碑也很好;英语书最杂,生怕自己落下,这么说吧,只要你认为好的我几乎都有,可惜充分利用的很少;数学也就是用陈文登的《复习指南》,感觉自己基础可以,第二遍看过基本没什么难度,只是到自己做题时并没有那么爽。第一次考完就不提了,考的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真正复试分数线370吧,很吓人的!也难怪,这是国家重点学科,很厉害的一个专业…… N!.o`4 "z
本来考完又去找到一份工作,一份多媒体软件的,当时只是闲着没什么事清可做,所以决定去了。呆了一周多,什么都没做,每天上网,搜集客户信息,其实我在查看考研方面的信息。有一天早上起来的很晚,也没有向经理辞职,后来就没去……又一个五一到了,身边一起考研的大多考得不好,很少有经验可谈。很是郁闷的一段日子,经常去上网,大多是和网上的研友抒发自己情怀,真是无聊的一段生活,现在想来很是奢侈那段时间了,呵呵。 BqJ|l7+
就在伙伴们纷纷在议论是否再重振旗鼓的时刻,我早就决定再战了,毕竟我以前工作的积蓄够我折腾几年了。这次很理智,没有和谁去探讨哪本参考书更合理,更值得去看,所有的资料都是我亲自查阅的,很少有和身边人一样的,很是另类的一次。很有必要写出如下: 7&